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可行性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下,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对自身财务管理能力不断进行优化,由传统的复式记账到会计电算化,乃至今天的财务共享服务,都是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而进行的改革。大型企业都有意识地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将从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出发,探讨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作用,从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和趋势,结合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问题和对策,简单分析一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否具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作用;可行性
随着企业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认识不断加深,财务共享服务逐渐变成了企业财务管理升级的重要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财务共享服务能够将企业的所有分支机构中重复的、分散性的基础财务业务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处理,然后用互联网络将这个处理的结果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为所有的分支机构提供共享服务。这对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活动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财务共享服务越来越受关注。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基本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工具,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现在的财务信息技术化正在逐渐向财务共享服务演化,财务共享服务已经成为发展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主流所趋和必然的途径。在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同时,也降低了不同地域对专业人员的需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率。从形态上看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全员配合、全员参与,周期比较长。例如,我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是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企业的先驱之一,它的财务共享服务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才完成了国内所有分支机构的财务共享服务,截至2013年才真正实现了全球化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长达8年的建设周期,并且目前还在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从功能上来说,财务共享服务其中一个主要功能,是为企业建立了一个“财务核算工厂”,它可以将企业所有分支机构中的财务核算工作都高效快捷地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同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变成了“财务核算的生产线”,各个岗位的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通过对统一平台化的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实现了流程作业的核算工作,大大缩减了报表出具的时间,更降低了财务核算人员的人力成本。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个过程。本质上是指人员、组织、流程、系统、财务者思维模式的再造。财务共享服务能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管理方法,中小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不被时代淘汰,应当积极转化财务管理方式,抓住财务共享服务这个契机,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作用
大多数企业已经能够明白财务共享的概念,但对财务共享的作用认识不全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是企业对财务集中管理的一种模式,在缩减企业的成本,提高财务的管理效率,加大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共享服务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成本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不同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中相似或者相同的业务,集中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处理后将结果上传到信息平台,为所有分支机构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的共享服务。这就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财务工作量,精简了分支机构的会计队伍,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例如,结合上节所诉调查发现,海尔集团在建立全国的共享服务之际也将基础会计人员的裁员计划提上了日程。在不到10年时间里,整个企业的财会人员由将近两千名降低到200多人,基础财会人员裁减了将近1500人,但财务工作丝毫不受影响,其主要原因就是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规模也会逐步壮大,分支机构的增长,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断考验着企业的管理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各个分支机构因不同的规模和不同的地域,导致其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每年对分支机构的财务内部审核工作任务繁重,加之管控严格、程序复杂等致使效率低下。但企业通过财务共享-16-服务中心,则可以将这些工作集中处理,提高财务运营效率,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应当注意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地建立一些统一的标准,包括业务流程的标准,信息处理的标准。如,各个分支机构在进行财务核算时的准则,统一会计报告书写要求等,都将大大地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
(三)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使企业间优胜劣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更好地占据市场,企业总是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分支机构数目较多,分散性较强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多发,会计机构臃肿,效益低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将分支机构的财务进行统一处理,不仅可以统一解决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同时也能通过会计信息在全局上把控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大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扩展新的利益渠道,增加企业利润财务共享中心在为下属分支机构服务时,需要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报税等服务时,利用公司的财务共享系统可以为集团外的企业提供会计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向外输出本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经验咨询服务等,将公司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为企业拓展出新的利益渠道,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三、我国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和趋势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企业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解和应用不断完善。一方面,中国目前的大型企业基本上都认识到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性。最好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可以为上万家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服务,但同时发现我国也存在着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的规模普遍在10家以下。因此,不难看出,我国大型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发展得更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虽然不够健全,但是也在逐步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财务共享中心虽然宽度上有了很大扩展,但在深度上取得的成效却甚微。欧美国家的共享服务在财务管理、采购、税收、执行运营、法律等方面的建设都已经成熟,我国的财务共享服务起步比较晚,在营运中多是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建设,在共享服务范围上也局限在了财务方面,致使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仍然处在初级建立模型阶段,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作用,仍然停留在“做好账”的阶段,要使企业得到更大的效益,需要将财务共享服务目标放在战略执行效率上面,将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升级到“管好账,运作好资金”的层面上来。将对内需要向价值创造的管理体系转变,财务管理的思想必须是站在价值创造的角度才能更好地去管理企业的未来。财务共享服务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企业建立更标准更系统的组织结构的必经之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不仅为财会的基础核算提供了更好的计算网络,同时也为财务共享服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挑战,共享服务是个复杂的工程,对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人员调配、绩效考核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小企业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必须积极认识到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和难点。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趋势财务共享服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①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将逐步建立。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对财务大都是采用人工复式记账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经济活动的规模日益壮大,传统的核算方式已经无法高效的解决企业的财务核算等工作。在不断的升级中目前最受人关注的财务共享服务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因为财务共享服务的复杂性,建立周期较长,中小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往往不重视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但在生产规模不断壮大之后,财务工作更加繁多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也不得不建立财务服务中心,才能更规范更高效地处理企业繁重的财务业务,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更精准的财务信息。②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财务工作的工作流程进行合并同类项的处理,优化财务部门的结构,建立完善、统一、标准化的财务准则,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大数据、云计算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财务共享服务也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③财务共享服务必将促进财务人员转型。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工作集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里解决,将财务部门的员工从统计数据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为财务人员留下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对数据进行分析,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业务管理当中,使财务人员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向业务财务转型,为财务共享服务从财务领域逐步往业务管理方向扩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四、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时的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时,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财务共享服务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建立是个周期性较长的企业财务管理的更新活动,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时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工作人员需要紧跟时展,首先需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其次需要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中小企业中往往缺乏这类人才。相对于我国的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人才储备不丰富,人员学历相对比较低,再加上中小企业的福利待遇没有大型企业的好,许多引进来的专业性人才往往流失的情况也比较严重。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因自身管理能力的局限,缺乏长远的规划。财务共享服务是个新生产物,一些企业在建立之初对它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在建立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其复杂性丧失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信心。对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不足,致使在建设中经常随心所欲更改方案,导致建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挥的作用达不到最初设计的要求。与此同时,结合实际容易发现,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活动对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企业容易把关注点过多地集中在建设中,在日常运作中执行力度不够,不能依据财务共享服务的标准严格执行。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流程标准和岗位职责分工等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及时的调整,致使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效果不佳。
(二)针对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问题的解决对策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当扩大招募途径,积极储备人才,提高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工作者的地位,改变晋升机制,缩短晋升周期,使财务共享服务的工作人员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完善奖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中小企业要想留住高端的专业性人才,必须保证他们的收入达到大型企业的标准,以优越的待遇来吸引高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投身到工作中。此外,企业还要通过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等方式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认识,提高决策的权威性,杜绝朝令夕改的现象。为财务共享服务建立提供保障。同时在实际运用中应当对执行情况加以监督,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使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地发挥。
五、中小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可行性
尽管中小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的内部环境不如大型企业齐全,但是从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和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践出发,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完全是可行的。
(一)企业发展的需求,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的根本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成员,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让中小企业不被时代淘汰,是每个中小企业主都关注的问题。在大型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发展的十几年间,中小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要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加强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这些目标都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来实现。因此,中小企业的客观需要,给财务共享服务提供了建设的根本。
(二)信息技术的优化升级为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提供核心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优化升级,财务工作逐步从人工运算转向了机器运算,从1979年我国就开始了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到今天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财务工作具备了自动化、集中化、云端化的显著特征。在大数据、云计算来临后,财务的报表编制、核算分析等业务活动得到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都为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技术提供了保障。
(三)企业ERP系统为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提供信息基础企业ERP系统是一个企业资源的共享和使用系统,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整理,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从企业的ERP系统中获取主要信息。在许多中小企业中,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ERP系统,这为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提供了基础信息。
(四)中小企业有一定的集中基础近些年,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都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比较粗犷的发展方式。为更好地经营管理建立了相对集中的管理方式,企业对下级分支机构在集中控制、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放权给各个分支机构,实现企业的集中管理与多元化结合的经营方式。在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时,企业原有的集中管理制度和集中管理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中小企业运作效率。
六、结语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能使企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建设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实现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小企业应当与时俱进,抓住财务共享服务这一契机,合理科学地运用财务共享服务,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建立更优质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财务转型初探[J].中国市场,2020(06):193-194.
[2]万颀钧,邱玉霞.财务共享服务助推企业财务转型――从华为与海尔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谈起[J].商业会计,2020(01):100-102.
[3]陆旭冉.“大智移云”时代下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应用问题及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10):119-121.
[4]秦超.试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9(25):59-60.
[5]周腾.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2):147-148.
[6]毛华扬,李星星.云计算模式下中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7(21):125-127.
作者:蒲彦池 单位:广元达信产权交易服务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