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方案
[摘要]从2000年开始,财政部开始明确提出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的不断深入推进,提高了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但许多中小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众多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结构不健全等。2014年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三个重要特征,中小企业要维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找准方向,慎重进行决策,进行科学化控制。基于此,本文对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新常态;中小企业;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预算期内的经营决策所定目标的全面、综合的财务描述,又称为总预算,是企业整体的综合性计划,完整的全面预算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部分。通过全面预算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大趋势,符合经济新常态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经济新常态的基础是企业的新常态,作为数量占企业总数99%及我国60%以上GDP的创造者的中小企业成为了“新常态”的主力军,因此,中小企业积极优化全面预算,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减缓显得十分重要。
1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迫切性
1.1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有所改变,经济增速减缓给资金本不雄厚的中小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小企业要发展、要国际化就应该慎重决策,注重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全面预算作为企业管理当局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规划,从理论到方法都较为成熟,具有战略管理、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绩效考核、价值管理等作用,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小企业应在管理中广泛应用。
1.2与政府政策相呼应
自20世纪90年代全面预算在企业中推行以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鼓励督促全面管理预算的有效实施,如2008年财政部等5部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2010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进行,因此,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政府政策相呼应。
1.3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企业的经营环境及治理结构越来越复杂化,因此,中小企业想扩大规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然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对中小企业建立科学、法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坚实的技术保证,便于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行。
2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
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只有在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中才有必要实施,而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只需记录收支没有进行预算的必要。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的概念较为模糊,在实际工作中更是缺乏应用,潜意识里认为全面预算应该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与个人无关;还有些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只是对已发生的收支活动进行了记录,而缺乏对未来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数据和战略方案的能力。
2.2缺乏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问题。有些中小企业在编制业务预算时,并没有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状况入手,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只在已有的财务数据上进行了简单的相加减,没有达到精细预算优化管理的要求。另外,中小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各部门之间较为独立、缺乏联系,不利于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的完成目标。(2)执行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各责任部门执行态度松散,对制定好的预算不能及时完成或执行工作不够严谨,不能将全面预算落到实处;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将监督工作全程交由财务部处理,这也是执行能力缺乏的重要原因。(3)绩效考核不规范。一方面,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有效性不足,往往只考虑财务指标而忽略了对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指标的考核,不能满足全面预算的要求;另一方面,管理者对各职能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的方式过于死板,没有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致使绩效考核不能起到有效激励员工的效果。
2.3全面预算的战略导向性差
全面预算重要性的体现之一是,将知识信息与决策相联系起到战略导向的作用,即管理人员根据预算结果制定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过程。然而,中小企业全面预算难以形成各职能部门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从而难以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致使中小企业的目标不坚定且容易改变方针政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战略传导过程中的失误。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容易以部门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企业战略总目标与部门利益相矛盾的情况下,往往选择违背整体的利益,从而使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管理脱节。
3适应经济新常态,对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的建议
3.1提高思想认识,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
思想决定战略,战略决定成败。中小企业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其要意识到不仅仅是大型企业集团、国有企业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小企业也同样需要,因为全面预算管理是集资金、生产、销售、成本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控制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资金运营等方面都不同于大型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在全面预算方面不能照搬大型企业的模式,而应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预算方案,使全面预算管理落到实处,构建属于中小企业自身的预算文化。第三,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要想使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就必须拥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注重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第四,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层的任务,还是企业每一位员工共同的责任,只有所有的员工都了解、认识、参与、正确履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才能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2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中小企业要完善全面预算的编制。为了保证预算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应在企业内部设立由涉及经营管理的各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预算委员会,制定相关政策,审查和协调各部门工作,预算的编制应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反复和修正,由有关机构综合平衡后以书面形式传达,且作为正式的预算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并付诸实施;其次,中小企业应成立预算执行的监督控制机构,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将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相结合,全面管理,全程追踪,这是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准确高效运行的关键;最后,中小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以预算总目标为基础,将各部门的执行过程与执行结果相结合,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客观考核,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做到对全体员工一视同仁,企业还应制定多层次的激励制度,注重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3.3以战略发展为导向,确保全面预算的科学合理
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未来的总体规划,它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对全面预算管理起战略导向的作用,例如,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会采取不同的预算模式,成长期的企业常常采取规模导向型的预算管理模式,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则往往采取收益导向型的预算管理模式,根据编制的基础不同,相关人员采取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等不同的编制方法。中小企业应以战略目标为起点,建立以战略发展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摆脱会计编制的时限,使企业兼顾财务规划和生产经营发展,在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注重挖掘中小企业的潜力,确保全面预算科学、合理。
4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中小企业若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从全面预算管理入手,将财务管理、生产经营和决策有机结合,踏实认真的做好预算控制,促进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温素彬.管理会计理论•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王凌志.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7(1).
[3]唐丽萍.动态竞争战略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7(2).
[4]贯媛媛.浅析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
刘晓慧 赵雅静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