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矛盾问题情境生成策略
一、直击矛盾进入问题情境
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各种矛盾事实、矛盾现象、矛盾数据加以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直接进入以矛盾为基础的问题情境。比如在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中国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带领学生对这两份资料图进行观察分析,接下来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一,请说明我们国家地势三级阶段的主要分布趋势及几种主要地形;问题二,请在资料图里面找到不存在超过百万人口大城市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问题三,请结合资料图叙述我国城市在分布上的特点同地形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地形与城市间的矛盾,同学们可以很快发现平原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同学们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出另一对资料图:《巴西人口图》《巴西地形图》,要求学生对两幅资料图进行观察,并据此回答问题:问题一,请说明巴西在地形和人口上的主要特点;问题二,请回答:既然平原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什么巴西人口主要集中于高原地区,这说明了什么。根据巴西和中国两国人口地形关联规律的矛盾,同学们可以进入探索情境,从中找到结论:地形不但会对聚落形成产生影响,同时还可以借助气候间接影响聚落的发展。
二、调查矛盾直面问题情境
利用模拟社会调查的办法,用学生的实际体会,使地理问题情景变为真实可见的客体,而不再视问题情境为虚化内容。杜威曾经说过:只有在教学法要素和学习者思维要素统一的情况下,教学效果的实现才是可能的。若想做到这一点,首要一条就在于学生进入真实情境,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科学方法的应用。而模拟社会调查的办法无疑能够让学生最大可能接近真实问题情境。比如在学习《环境污染与防治》时,会涉及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等知识,教师可要求学生事先做与生活垃圾、环境污染有关的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一,当地生活垃圾导致的污染有哪些;问题二,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可以减少直到杜绝垃圾污染;问题三,实施上述对策的主要参与者是谁。因为有社会调查的基础,几个问题层层深入显得非常自然,问题情境就势产生,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调查的基础对于问题情境的构建主要在于其心理作用,学生的认知需要得到满足,有了知识基本与环境基础,回答问题的欲望便会更强烈。
三、化解矛盾制造真实情境
对学生来说,真实的情境无过于实验,高中地理原则上属于文科,然而其自然科学的属性不弱,教师如果利用自然科学属性,可以为地理问题情境增色不少。实验法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地理教学可以引实验法为己用,比如,当接触到“海陆热力差异”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用实验作为问题情境,效果非常理想。教师先给学生提供做实验的机会,要求学生取烧杯两个,其中一杯放水,另一杯放同等数量的细沙,每个烧杯中均插入温度计。然后将两只烧杯置于太阳下晒,过一段时间后分别读温度示数。接下来将烧杯移到室内,过一段时间后分别读温度示数。整理完各项数据,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哪个烧杯容质升温快,哪个升温慢,如果以两个烧杯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那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在实验之后对上述问题予以探究,学生能够基于真实情境理解海陆热力差异,也就容易把握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不同。总之,实验能够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
四、结束语
心理学家始终强调:学起于思而思起于疑。这是因为认识到疑问是产生思维矛盾的因素,而思维矛盾是促进知识与能力进步的推动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采取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在疑问中汲取营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的适应性,也就是哪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对哪类知识比较有效,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梳理总结。
作者:吕伟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