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地理论文 > 新课标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研究

新课标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研究 

日期:2016-09-07 06:34:42人气:1469

一、抓住关键词

对于那些较为冗长、理解上难度比较大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这对于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将会很有帮助。地理课堂中,学生接触到的大部分概念都是较为简短的,因此,单个概念在理解上难度并不大,只是随着概念知识的不断增多,学生很容易将概念混淆。地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相对更长且更为复杂的概念,这类概念在理解上难度很大,学生学习时也容易不得要领。对于这类概念的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关键词,提炼重要信息后,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只要对于其中的关键词有很好的把握,对于概念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不仅如此,这一方式还能让学生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上存在障碍,学生对“物质”并不难于理解,“宇宙间”也不难确定。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剖析这个概念,并且让学生学会提炼概念中的关键词。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是天体的一部分,但是,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叫做地球上的物质,不能叫做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石,就不是天体。有了这样的剖析后,学生对于“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自然就能够形成更为准确的认知,对于这个相对复杂的概念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二、归纳教学法

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不断增多,知识间的相互关联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归纳与梳理能力,以更好地辅助概念教学的开展。归纳教学法非常适用于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概念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区分一些相互有关联或者是有包含关系的概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和梳理学过的概念,对于一些有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对于每一个概念都有准确的掌握,也能够引导学生搭建更为稳固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的基础掌握得更为牢固。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概念学习习惯,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要定期进行归纳、提炼,并且尝试分层次、多角度地去理解这些内容。如教学“自然资源”这一概念时,完整地表述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有如下两个属性:1.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2.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这个概念中的核心信息也很清晰地呈现出来。归纳教学法是概念教学中值得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于概念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三、类比教学法

类比教学法是概念教学中另一个十分典型且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地理课本中存在大量相似或者相关联的概念,学生在概念学习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混淆这些概念。借助类比教学能够非常直接地将相关联概念的特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进而更为准确地掌握概念。类比教学法又有很多不同的分支,结合不同类型的概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近似概念、矛盾概念以及相关联的概念都可以进行相互类比,在类比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认知,提升概念教学的效率。以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的教学为例,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经常分不清楚,很容易发生概念间的混淆,教师可以借助类比教学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的认识。首先,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环境,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其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还可以用关系图来表示。要区分这一组概念,就要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这样才能够让三个概念很好地得以区分,进而强化学生对于概念及其含义的理解和领会。

四、总结

总之,概念教学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想要让概念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抓住复杂概念中的关键词及核心信息,让概念的含义更为直观。其次,对于相似、相矛盾或相关联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归纳学习与类比学习,强化学生对于概念及其含义的理解和领会。

作者:方扬扬 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