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成本控制论文 > 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成本控制方法

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成本控制方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06 05:22:00人气:477

摘要: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其集装箱的生产数量、规模都显著增加,在获得较大利润的同时也大幅的增加了运营成本,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码头的长远发展。就码头运营之中集装箱生产环节的成本管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成本控制

现代码头在规模、机械化程度、往来船只数量相对于以往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完全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管理人员为了能够使码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上游,不得不积极的进行经营管理策略方面的改革,从固定投资、码头建设、设备更新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

1集装箱码头成本构成

1.1可变成本。可变成本主要由以下项目构成:1)劳动力成本,包括正式员工和合同工的工资。2)设备运行成本,包括能源(燃油和电力)成本和设备维修保养成本。3)设备租金。4)其他运行成本,如运输费用、口岸单位费用及其他操作费用等。

1.2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主要由以下项目构成:1)管理层工资和行政工资。2)员工培训费用、员工福利和专业服务费用。3)通信费。4)差旅费。5)设备折旧费。6)保险费用和市场营销费用。

2集装箱码头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和关键指标

2.1关键因素。以2014年某集装箱码头的成本构成为例,该码头固定成本仅占总成本的29%,可变成本占总成本的71%;可变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41%,能源成本占13%,设备维修保养成本占7%,其他可变成本占10%。由此可见,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等是集装箱码头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此外,固定成本大多与码头作业量无关,而可变成本则取决于码头的规模、设备数量、吞吐量和作业量等因素。

2.2关键指标。就与日常生产管理的相关性而言,单箱成本是集装箱码头成本控制的关键指标。此外,单箱成本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是评估和比较不同码头成本管理水平的有效指标,也是港口和码头制定和实施市场竞争策略的基础性指标。

3码头经营过程中集装箱生产成本的管控方式

作业成本法最早由库珀和卡普兰提出,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决策相关性。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即以作业为基础,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再把按作业收集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中。作为连接日常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的桥梁,作业成本法可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其特点如下:1)以作业为中心,对企业供应链按不同作业进行划分和成本归集。2)适用于可变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以及个性化生产(服务)要求较高的企业。3)不仅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能提供改善作业的非财务信息。4)通过计算和归集单项作业成本,使成本估算应用于每项作业。

4码头运营、生产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问题

4.1劳动力成本的管控。在码头切实推行集装箱成本有效管控的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本的管控,同时劳动力成本也是码头运营成本中可变成本的构成主体。尤其是在刚建成的码头或者作业能力还没有达到标准的生产码头中劳动力成本的管控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些码头中为了使码头能够正常的营业、满足正常的生产作业要求,往往需要配备完备的生产人员体系,但同时这些码头又会由于到码头停泊的船只数较少,或者集装箱的装卸数量较少,使得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浪费,不利于码头对劳动力成本的管控。另外,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为了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客户节省更多的时间,码头在长时间的运营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现代化的生产机械,比如高桥吊搬运机械。但为了提高效率光有机械是不行的,还需要增加的相应的操作技术人员,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增加效率就需要增加能够同时作业的作业生产线。在世界的码头运用过程中,人们通常会通过使用增加集卡数量的方式以增加集装箱的船舶作业效率。但是从整体上看,通过增加集卡数量的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最终导致码头整体运营成本的上升。

4.2能源成本的控制。码头作为巨型货轮停靠的地点,还要完成数以吨记的货物的装卸,自然需要强大的动力供应,所以码头的能源成本的控制也就成为了码头运用、生产成本控制的另一个需要重点对待的问题。码头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生产机构,在码头的生产过程中会需要使用到多种多样生产机械,比如说是轮胎式龙门吊、大型桥吊、装卸用小型叉车、码头小巴士等码头装载现场的施工机械。另一方面,为了维持是码头的正常运转,码头的通信设备、办公大楼、海运信号灯塔等等方面还需要充分的电力供应。码头在运营中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巨大能源,而且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们又对石油的需求持续上升,也就导致了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就会造成码头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在对能源成本进行调控的时候,要充分的重视电能的价值,电能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这些发电方式是环保无污染,并且能够持续产生充足的电能,所以电能相对于石油能源来说成本较低。

4.3码头的生产设备规格过大。在码头航运业刚刚起步的阶段,有的码头会采用粗放的码头管理方式,在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的情况下,高估了市场的需要,脱离实际需求的采购了数量较多的高规格生产、装载设备,虽然能够在的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产能,但却是码头集装箱装载的单箱成本大幅增加。

4.4码头竞争中营销成本的控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码头为了能够提升竞争力,有时会采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吸引客户,降低价格的方式是最为原始同时也是相当初级的竞争方式,这种竞争当时可能会带了一些客户,但是无疑这种方式大大的提升了市场营销的成本,不利于码头的长远发展,并且由于码头特殊性,使得这种降低价格竞争方式收效并不显著。

4.5单箱成本与作业箱量的平衡。码头单箱成本涉及2个因素:作业总成本和作业箱量或吞吐量。降低单箱成本可通过降低作业总成本或增加作业箱量来实现。新建码头或作业能力尚未饱和的码头作业箱量相对较低,往往导致单箱成本较高,尤其是单箱固定成本较高。

5码头运营、生产成本控制过程的方法

5.1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调控劳动力成本。为了较好的调控劳动力成本,就要使劳动了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要制定劳动力的恰当管理计划。在对劳动力进行调控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当班工作量,之后以此为基础制定灵活的翻班制度,并且能够详细的了解码头每天生产作业的工作量,之后对每班的出勤人数进行详细规定。另一方面,现代话的码头生产技术往往是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以前十几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现在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够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员工都能够成为多面手,这样也就能够方便多种工种交替是施工中实现满额工作量的作业目标,通过加强码头作业中“多面手”的培养,就能够有效的减少作业人数,从而达到降低劳动力成本的目的。

5.2全面实行能源成本的管控。将能源成本管控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要积极的使用电力能源代替石油燃料,尤其是针对码头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机械设备更要严格的实行能源成本控制,通过码头生产作业中龙门吊能源消耗的对比发现,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以电力作为能源供应的龙门吊,比以石油作为能源的轮胎龙门吊在能源的消耗方面降低了百分之六十六,这无疑是节约了巨大的成本。其他方面,对于生产、作业中会使用的叉车以及交通运输巴士也可以使用电力作为供应能源,并且由于人们对于能源节约的大力研究,现在除了电能之外已经开发出了以天然气作为供应能源的机械设备。最后,为了能够彻底的贯彻能源成本控制理念,码头还可以充分的运用太阳能来解决生活热水、交通道路照明等各个方面生活能源的需求。通过上述能源的充分改革就能够使能源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5.3码头生产机械的合理配置。要想将码头的生产机械数量、规格和码头所需要的生产力进行合理的搭配,那么在码头生产机械采购之前就要对市场的世界情况记性详细的了解调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全面的对市场传船舶停泊数量、集装箱的装载数量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最终使采购的生产机械能够与实际市场需要最大限度的匹配,从未降低市场的风险。其次,在实际的成产化解还可以通过调整生产机械出勤数量来控制生产设备的运营成本。

5.4以多种方式提升码头竞争力。码头作为市场经济构成中的一份子,出了降低价格外,还有着多种多样的提升竞争力的方式,比如加强码头的综合服务、经济合理的作业效率、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完善的配套服务网络和物流集散系统以及高附加值业务等。实现上述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资源配置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通过规模化运作和资源共享,确保码头作业以低成本进行,进而实现港口码头的可持续发展。

5.5提高设备作业效率和利用率,降低单箱成本。以前文所述的某集装箱码头为例,在劳动力成本、维修保养成本、折旧成本及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按燃油价格5.98元/L和单箱耗油1.32L计算:当轮胎吊利用率从60%提高到70%时,单箱成本降低9.4%;当轮胎吊作业效率从15.28自然箱/h提高到18自然箱/h时,单箱成本降低10%。由此可见,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机作业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箱成本。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能够有效的改进码头的运营、生产的成本,从而使码头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简单易行的成本管理系统,实现日常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生产组织、安全管理、成本控制一体化的作业过程控制,对于集装箱码头企业提高日常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成本控制模型是提高码头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以此为基础可以开发出码头日常生产成本分析管理系统,使码头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常态化。

参考文献

[1]李斌.财务管理精细化与作业成本法管理[J].港口经济,2008(3):58-59.

[2]KAPLANRS,ANDERSONSR.Time-drivenactivity-based-costing[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4(11):18-23.

[3]韩庆兰,朱晓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4(9):38-39.

作者:周忠明 单位: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