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目标分析
摘要:与其他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是指给予社会建设帮助的组织机构,其能够满足社会生产、教育以及文化的需求。但是事业单位在发挥其社会职能时,往往忽视财务管理工作,使单位中资金利用率较低,严重浪费了国家资源。本文首先介绍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任务与目标,进而指出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探究利用财务管理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措施,期望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成本;财务管理;事业单位;目标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也做出了相应改变以适应市场经济,例如,事业单位也开展了一些盈利项目,并且还会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完成这一项目,这改变了事业单位之前不计成本地给予社会建设帮助的现象,使事业单位考虑项目成本问题,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事业单位中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一)成本控制的任务与目标
事业单位中成本控制属于经济管理范畴,成本控制是指依据该单位制定的某一阶段的资金预算,由相关人员在职责范围内记录、统计、分析、计算、评价这一阶段中的各项花费。对成本进行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成本计划较好地完成,加强成本管理,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节约资源。
(二)财务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我国一向注重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这一项工作,并且都会结合社会经济形态与经济结构实行财务管理方案,因此在不同时期制定的方案互不相同,从而有利于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1997年,事业单位的财务准则出台并正式实行,在该准则中明确提出了财务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减少资金投入,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资金供给与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管理国有资产,避免国家资产浪费;控制并且监督事业单位中的各项活动的花费;完善财务制度,强化经济预算,提升资金利用率;尽量节约开支;审核单位资金花费,正确反映财务情况。
二、财务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没有得到普及财务管理的工作效果影响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而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并且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是在多数单位中均未普及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员工不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也不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因此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导致财务管理发展受阻。
(二)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建立现阶段,许多事业单位不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只重视对单位人力资源与各项物品的控制,却忽略相关制度的建立。通常,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控制日常开支,因而其将财务管理的重点放于会计制度中,而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事业单位对岗位要求和业务流程要求较为严格,但是却仍然造成大量资金的流失,没有发挥内部控制本应有的作用。
(三)财务监管制度存在问题有效控制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十分重要,但是目前许多单位中的财务监管制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特别体现在资金核算方面。在核算中没有做到对记账凭证的严格控制,从而阻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缺乏原始凭证还可能产生造价行为,直接影响会计的信息审核工作,进而会危害人民以及国家的利益,造成国有财产浪费。
三、通过财务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严格执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做好以下几方面:(1)有效监管资金的使用情况,尽可能避免资金浪费以及资金花费超出预算的现象,优化资源配置;(2)做好预算分配工作,在事业单位中适用于预算分配的方法为逐层分解。管理人员应该将岗位绩效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并应用到每个部门中,从而确保预算管理中各项制度的真正落实,激发各个工作岗位中员工的主动性,使单位统一进行预算管理;(3)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预算体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指标的制定,预算管理的考核以及监督工作。在预算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率,还能提升管理质量与水平。
(二)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
当前,在事业单位中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不足,导致财务部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管理不能全面、持续进行。为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实现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在互联网时代,财务部门可以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例如在网络平台中实时分享财务信息,有利于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监督,避免违规行为的产生,从而保护单位以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加强成本控制;(2)进行分层管理。事业单位中所有部门员工都应该具有节约资金意识,相关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按照工作流程对每一步都进行监管。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员工行为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成本控制,为此,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1)提升财务部门员工的能力。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事业单位应该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完善考核制度,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2)定期检查财产记录情况,强化资产管理体系,避免出现公款浪费、挪用、以及贪污现象,确保资金全部运用到项目的实施中,进而实现科学管理单位物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减少国有资产浪费,事业单位应该利用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成本控制,将财政分析得出的预算结果应用到各个项目的重大决策中,继续进行改革,使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关于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J].全国商情.2016(28).
[2]刘燕,胡春梅.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实践举措分析与阐述[J].全国商情.2016(29).
[3]蔡敏.改制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
作者:郜一凡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