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
摘要:新时期园林工程项数量增加,建设施工要求逐渐提升,其中苗木种植是关键步骤,种植品质与绿化效果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概述园林施工阶段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内容,围绕前期准备、种植阶段两方面探究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具体应用,提升园林绿化效果,提高苗木成活率,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园林施工;反季节种植技术;苗木选择
传统园林施工阶段会依据植物生长规律开展工作,当前城市建设工程中绿化工作容易受到时间限制,因此需要进行反季节种植。反季节种植的植物再生能力较弱,植物成活率低,有必要提升反季节种植技术水平,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健全有关技术,科学选择树种,改善土壤条件,突出反季节种植有效性。
1反季节种植技术概述
反季节种植技术是指反季开展林木种植工作,最大程度地提升苗木成活率,增加绿化面积。由于园林工程建设具有任务繁重、工期紧张的特点,因此需要科学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围绕“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气候开展种植工作,促进城市绿化发展。在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需要结合苗木生长要求和特点进行。其中,影响反季节种植的主要因素包含两种,其一是栽种的成活率,如根系生长能力、植物存储物质、栽植期等。植物根系在正常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可以吸收水分,借助呼吸、蒸腾形式完成树势平衡,提高成活率。其二是植物的长势,一般春季植物叶片未完全生长,根系不会发生生长失调问题。冬季植物根系一般处于休眠状态,极易出现树势失衡,成活率大大降低。反季节植物相较于季节植物差异性较小,由于春秋季节是植物根系生长茂盛时期,进行反季节种植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速度,为根部生长保留足够时间。
2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
2.1加强前期准备
2.1.1科学选择苗木。苗木选择是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关键,园林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苗木的选择,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选择无病虫害、健康完好的苗木。例如,选择假植苗木,其在种植阶段会不断生长根系,进而提升成活率。第二,尽量选择土球较大苗木,如乔木土球直径约是胸径的8~10倍,最小不可低于6倍。通常情况下土球直径越大越完整,乔木的生长越旺盛。2.1.2科学处理土壤。反季节种植阶段需要提前处理土壤,此条件是苗木种植的首要因素,保证土壤的排水性、透气性。通过理化检测土质,针对性开展园林施工工程。因此若想提升苗木种植的成活率,则需要改善土壤环境。例如,对于石子、石块较多的区域,需要完成筛土操作,深度约为30cm。若土质粘重,需要添加砂砾,增加透气性。若土地缺少营养较为贫瘠,建议施加复合肥料和腐殖质肥料,提高土地肥力。此外,由于反季节种植涉及到的苗木类型较多,在设置土壤厚度时应结合其种类完成针对性处理。例如,移栽高大乔木时,建议将土壤厚度设置为90cm左右,保证苗木顺利平稳生长。2.1.3苗木运输要点。建议施工人员在维持苗木树冠良好形状的前提下,完成定期修剪,最大程度地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提升其成活率。运输乔木阶段建议修剪1/5~1/4的枝叶,做好固定和绑扎,避免苗木损坏。在长距离运输苗木时,需加强防风、防晒操作,充分保温保湿。当苗木运送至现场后需对其完成再次修剪,去除多余的枝叶,保证修剪截面平滑、顺直,避免出现劈裂问题,防止后续生虫、积水,在截面涂抹植物伤口愈合剂[1]。建议结合园林施工实际的种植量控制苗木运输量,最大程度地降低屯苗量。在装载苗木时可以围绕“树冠朝后、土球朝前”原则,有序叠放树干,做到轻吊轻放。合理选择运输时间,建议于夜间完成运输,规避高温炎热天气,注意裸根苗木的运输时间不可大于8h。
2.2苗木种植阶段的技术应用
2.2.1不同苗木的反季节种植要点。其一,对于盆栽苗木。建议使用直径是30cm的塑料花盆完成栽培,如小叶黄杨、沙地柏,其中加入肥料、原苗圃中的土壤形成基质,通过定期肥水养护和苗木移植,提升反季节种植成活率。其二,对于规格较小的乔木、灌木,在发芽前建议将其移植到柳筐内,加入土壤填埋,定期灌水疏枝。若苗木抽枝、展叶均正常,建议去除其上部结构完成带筐栽培。我国部分地区夏季温度较高,苗木蒸腾量较大,因此在起苗阶段建议选择上午或阴雨天气,或下午四点后进行操作。注意在起苗的12h之前对苗木使用抗蒸腾剂,若种植区域土壤较为干旱,建议提前3~5d浇水,在起苗完成后及时修剪苗木根须,喷施生根粉,使用湿草绳、湿草片包裹土球[2]。在种植前期需结合园林施工设计图纸核对苗木规格、种类、种植区域,考察穴深和大小。2.2.2灵活应用多种栽植技术。其一,大木箱屯苗技术。在移植栽培乔木时,其直径应大于20cm,施工人员应结合技术要求,提前考察种植区域,熟悉乔木生长发芽阶段,科学制作移栽木箱。其二,柳筐屯苗技术。在移栽灌木和乔木时,若灌木和乔木直径约为8cm,建议借助柳筐屯苗技术完成假植。一般柳筐的直径为60cm,在定植操作后应对灌木和乔木完成填土处理。其三,假植技术。反季节种植过程最常见的技术是假植方式,通过选择休眠阶段的苗木,创设条件适宜的种植环境。经过此方法处理的苗木可以生长出旺盛的根系,提升其成活率。其四,根部土壤移植技术。在苗木移植时通常借助根部土壤移植技术开展工作,技术人员在移植前,通过挖取固定大小的根部土球,保护苗木根系。一般土球直径越大,根须保存的完整度越高。由于反季节种植阶段自然环境不确定,应尽量增加土球直径,保证其根部存在细须后方可移植。在反季节苗木种植过程应加强技术把控,如挖掘栽植穴时,需充分熟化土壤,完成改良客土、深翻、施肥、墙土掺沙等操作,借助大型机械化设备运输苗木,提升种植技术科学性。2.2.3苗木种植后的养护操作。首先,应优化植株修剪技术。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完成反季节种植工程,如夏季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植物蒸腾作用较快,增加了苗木内部水分流失速率,因此需科学应用修剪技术减少叶片的蒸腾效果。其次,在苗木移植前、移植后完成多次修剪,结合其生成状态去除弱枝、断枝。园林施工阶段反季节种植技术相较于正常种植过程苗木存活率较低,需要结合具体季节完成合理应用。例如,夏季开展苗木种植工作时,建议将蒸腾作用考虑在内,为植物搭设遮阳设施,防止太阳直射,提供遮蔽空间,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建议结合植物生长情况定期、定量补充水分。此外,在冬季开展反季节种植工作时,应加强保温。如使用保温材料缠绕植物树干,借助保温薄膜开展工作,维持苗木生长最佳温度,提升其成活率。在种植结束后注意使用三角撑、十字架完成固定,定期浇水除草。最后,在苗木种植后需加强灌水围堰,确保栽植第1天苗木用水灌透,在种植3d内完成两次浇水,结合土壤墒情与降雨量完成第3次浇水,并及时做好封穴,结合土壤保水效果控制后续浇水量,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注意在种植后期早晚各对植物喷水1次,保持其叶片潮湿即可。喷雾阶段选在上午十点前和下午四点半后,若恰逢雨季,建议及时对苗木完成排水操作,防止其积水超过1d。此外,注意对种植苗木加强病虫害防治,借助太阳能法、化学药剂法、高温法完成消毒,提升反季节种植植物的成活率[3]。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施工阶段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需科学控制栽植量,避免出现现场屯苗问题。加强苗木在运输、种植和养护阶段的工作,提升反季节种植技术水平。结合植物生长特点和生长需要合理应用技术,促进城市绿化发展,满足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提升种植成活率。
参考文献:
[1]王爱英.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探究实践[J].现代园艺,2021,44(9):176-177.
[2]郝静.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5):41-42.
[3]苏楠,曾鑫,周健,等.园林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1,41(3):139-141.
张圳杰 福建利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