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技术和园林施工技术探究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居民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城市环境的绿化。而城市园林作为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设计既能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及舒适的居住空间,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的生态环保建设,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紧密联系。本文先是概述了土建施工技术的要点及管理措施,然后分析了园林施工技术的要点及管理措施,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园林施工技术;若干研究
现阶段,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创建园林城市的号召,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城市面貌,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步提升了建设城市绿化工程的力度。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增加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从而有效维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1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1.1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1.1.1钢筋施工技术。钢筋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土建施工人员如果未对钢筋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或其技术未达到施工要求,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对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因此,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首先,施工人员应做好现场的勘测工作,对钢筋进行绑扎时,应与施工图纸的具体规范和要求相符,将保护层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内;进行预埋件时,应先详细了解钢筋的具体范围,确保位置的准确性;为了维持水泥的强度等级,应避免钢筋的扎头放置在保护层内部。其次,施工人员分析钢筋的连接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即焊接连接和绑扎搭接。对于前者,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现场的具体情况,将连接规律找出;对于后者,施工人员应详细掌握钢筋搭接头的实际数量,准确计算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接头面积的百分率出来,最好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从而为搭接的准确性提供保证。1.2.2桩基施工技术。土建施工安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桩基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应全面考察施工现场的地形、土质及原材料的质量,从而保证桩基施工方案的有效实施,并确保其能有效达到施工质量标准。桩基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将施工现场地形及土质勘察工作做好,消除影响桩基施工技术与的不良因素,规避不良施工现象的发生。同时,施工人员应按照具体的建设条件,制订科学且完善的方案,为施工过程的安全有效性提供保证。②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应仔细检测施工的原材料及钻孔成孔质量,从而为桩基工程顺利达到项目的质量要求提供保证。
1.2土建施工管理措施
1.2.1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有效落实于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尤为重要。①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在管理过程中应增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工作执行力;②在贯彻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确定不同施工环节的管理任务,同时保证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中的各项要求及施工质量标准。1.2.2严格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包括多项内容,如设计结构方面的内容、施工中的特殊要求等。技术交底的主要流程包括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对施工方案进行交底、施工环节负责人向有关部门进行施工方案细节交底,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程负责人应对施工班长、组长和操作工人进行交底。在技术管理中,书面交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检查与监督工作也尤为重要,它们都有助于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1.2.3对施工材料及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在土建工程施工时,施工材料及设备均是技术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既能合理配置施工材料及设备,又能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①采购人员严格统计施工方提供的材料类型及规格,重视供货商的选择;②质量检查人员应将采购的施工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并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保证采购的施工材料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标准及合同要求;③施工单位应构建规范化的施工材料领用制度,根据施工计划及进度对材料进行合理发放,规避浪费现象;④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从而保证施工现场操作的规范性,此外,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1.2.4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土建工程施工的基础即施工图纸,其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图纸一旦存在问题,或与施工要求出入太大,就会给土建工程的实施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土建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并严格审查图纸,在不影响设计理念及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出图纸中的不足及与合同要求不符之处,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此外,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审核后,应详细掌握图纸的设计理念,高度重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2园林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
2.1园林施工技术要点
2.1.1施工前期准备。首先,施工交底准备:在施工前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业主和监理单位应进行技术交底,确定工程设计的意图、施工技术的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新技术与新工艺的使用规范等信息,以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其次,场地勘察准备:施工单位应充分调查土壤条件,看其是否满足种植要求,按照勘察结果制定施工方案。最后,栽植地的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对地形地势进行整理,平整场地并进行土壤翻耕,将土壤中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杂物清除。2.1.2加强苗木的运输工作。在园林建设中,树苗运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运输的质量及效率对园林建设的质量和工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运输应尽量规避外界因素对移植成活率的影响,保证运输环境的适宜性。通常运用的方式为,将根部包裹在土球上,规避根部因阳光照射而导致水分缺失。除此之外,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工作人员如果操作失误,未详细掌握苗木运输的知识,就会对运输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苗木运输知识的提前培训非常必要,只有提升苗木运输速度,才能提升园林建设的速度,提高城市的发展速度。2.1.3绿植的选择及配置。在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植物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并进行有效配置,对于提升园林的整体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可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主要包括树木、花卉及草坪等,由于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所以,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应按照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从而使其快速适应新环境。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从而保证配置的效果。2.1.4土壤回填及改良技术。在园林建设中,绿植的生长及发育均离不开充足的养分,如果想让植物达到枝繁叶茂的观赏要求,必须对土壤补充充足的养分。在进行表土回填工作时,施工人员应有效清理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废物及废水等有害因素,并尽量避开阴雨天气,保证表层土壤的干燥性;同时,应在地基中设置一定的坡度,保证地基施工不会被积水影响;完成土壤回填后,通过运用现代设备及化学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为植物生长营造更好的环境。2.1.5定点放线技术。有效完成园林绿化部分建设的主要技术之一即定点放线技术,该技术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施工图纸的各项要求及设计细节,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体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设计人员的各项功能要求。对选择参照物时,施工人员一般会选择固定的建筑物并准确设置标记。色带、色块及绿篱定点放线,可运用方格网络法,以确保所设置标记的指示作用。2.1.6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整地技术。在绿化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土壤进行整治,为施工区域的土壤能够达到苗木的生长需求提供保证,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整地工应遵循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在必要时可进行深耕细翻,从而使土壤厚度满足需求。同时,施工人员应对土壤杂物进行及时清理,如果土壤内包含的杂物较多且清理工作量较大,可考虑更换土壤。而针对土壤肥力相对较弱且营养条件较差的施工地,施工人员可在施工前通过播撒施肥的方式来加强土壤的肥力,从而有效满足植物生长的合理性。
2.2园林施工管理措施
2.2.1图纸审查。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应做好图纸的审查工作,与土建、水电、绿化等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相结合,共同做好图纸的审查工作,对图纸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效解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最少安排两名技术人员,做好管理和审核工作。2.2.2加强材料管理。为进一步降低园林建设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施工人员可在园林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园林建设工程引入社会资源。但这个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众多社会资源的参与可能导致劣质材料进入市场,增加了园林建设实施的风险。所以,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采购人员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在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原材料。此外,在选择原材料时,采购人员宜选择节能绿色的材料,以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同时按照当地的气候特征,将原材料的防湿防潮工作做到位。2.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在园林施工管理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安排施工人员接受适当的安全培训并熟悉相关安全知识,获得相应的证书。同时,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专业素养的培训,通过召开工程技术培训及会议,实施新老人员交流战略,以提升全体施工人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际操作的能力。2.2.4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在园林施工管理中,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才能约束整个施工过程。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应全面、彻底地检查施工现场,保证所选植物的苗期与水质、土质一致,并对种植距离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近期的天气情况,确保种植及施工能在最适宜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最后,施工人员应重视施工流程的标准化,在现场管理体系中录入完善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2.2.5重视施工后期的植被养护工作。在对植物进行浇灌时,工作人员应注意不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量,按照当地的气候选择合适的灌溉水量。相关操作人员应注意植物灌溉,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在进行施肥养护工作中,工作人员应重视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要素,选择合适的土壤肥料,为植物的良好生长奠定基础。对于需要移栽的植物,工作人员应做好保湿工作,并在运输过程中注意对秧苗根部的保护,以免损害秧苗。另外,在种植前,工作人员应对植被进行消毒、修剪等相关工作,规避植物受蒸腾作用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与园林工程施工均属于系统性工程,土建施工技术与园林施工技术密不可分,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并对整个工程有清晰的把握,衔接好土建施工与园林施工工作,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有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深文.基于园林绿化土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建议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9).
[2]庄邴.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教学楼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2).
谢妙 福建省嘉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