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工程技术论文 > 高职建筑专业学生识图制图能力实践

高职建筑专业学生识图制图能力实践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08 14:58:00人气:785

摘要:为提高学生图纸识读与制图能力,我院采用校企合作开发,共建、共育建筑识图、制图课堂,从师资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入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竞赛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将识图与制图学习与实践贯穿始终,螺旋循环训练,在提高学生的识图、制图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团队;课程体系;教材;竞赛

建筑施工图是建筑工程技术界的通用语言,是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信息传递的载体,对于建筑专业学生来说建筑识图与制图技能是本专业学生从事建筑行业各项工作的最基本技能之一。

一、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识图、制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企业对毕业生识图,制图能力的要求高。学生能否看懂图纸是企业考核一个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正确识读施工图是高职土建施工类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工作任务,是进行设计、施工、造价、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2.识图与制图能力在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重要。“建筑识图与制图”课程是建筑类专业中十分特殊的一门课程,它既是一门可以和岗位直接对接的职业核心技术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识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后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识图与制图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和贯彻始终的作用,因此学生建筑工程图纸识图与制图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

二、高职学生图纸识读、制图能力的现状

由于图纸识读可以说是整个建筑专业学习的基础,因此高职建筑类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识图、制图能力的培养。

1.识图制图课程设计与实践脱节。目前建筑类高职识图制图课程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上很多还是借鉴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忽视学生对真实施工图纸识图与实践。依靠传统的理论讲授加上机操作,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建筑、建筑在图纸上是怎样表达的问题。短期记忆会很快随着教师授课的结束而被遗忘。建筑识图能力作为建筑专业的基本能力,课程难度系数却不低,在课程体系中一般安排在第1、2学期。但由于缺乏建筑识图需要前期的构造基础、力学基础铺垫,没有施工或工艺类知识做辅助,没接触过实际建筑项目,学生并不明白图纸与实际施工项目之间的真实联系。因此,提高识图能力紧靠应依托于实际项目,让学生将图纸与建筑项目实际联系起来,这种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才能实现。

2.企业参与识图制图课程改革力度不够。随着高职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专家虽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却不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缺乏高职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参与教学改革时常感到无从着手。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探索高职学生识图制图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企业专家进入高职教育铺好路,为双方共同合作提升学生识图制图能力提供平台。

三、探索高职建筑专业学生识图、制图能力提升的途径

为解决学生识图制图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笔者所在学院对建筑类专业的基础能力教学开展深化的改革工作。学校对入园企业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使得企业对于参与学院教学改革兴趣比较浓厚,为合作提供了基础。

1.建立能有效运行的校企合作师资团队。系统的课程改革需要整个专业群从宏观方面进行整体把握。需要各个专业的识图制图专任教师、后续课程教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统筹规划。因此在改革之前建立一支有更多的老师和企业专家参与、合作的团队是非常必要的。

2.教学模式和方式的改革。(1)校企合作建立螺旋循环式课程体系。我们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考核这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课程学习不再拘泥于课程之中,将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外训练环节贯穿教学始终,建立螺旋循环式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中对建筑识图、制图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课程目标更加明确。教学中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工程案例图和施工任务结合项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自觉运用到实践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所有的施工、造价、设计类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内增加和补充相关的识图知识,结合专业知识对学生识图、制图知识进行巩固。在课程体系中每学年增加一周以企业为主导的图纸实践训练课程,企业和学院共同制作了《XX省XX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办公楼施工图》和相应的任务单,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通过现场勘查、对应图纸、完成任务单的方式,将学生宿舍楼的整套图纸进行全面剖析和解读,结合之前所学,综合检验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2)校企合作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课程建设方面的突破与成果,需要一个载体来呈现,这就要自己编写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的教材。教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教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有一定了解,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企业专家熟悉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工作技术精髓,拥有大量实践案例和最前沿信息。通过校企的互动合作,企业专家从前期规划设计,内容安排,实训项目选择,到审核评价的全程参与。教材内容以学院真实工程图纸为案例,从简入繁,建立一层门卫房、多层食堂、高层宿舍楼三个典型任务,由砖混结构到框架结构,科学收集、整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按照施工图“识读―审核―会诊”的流程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做”的有机统一。(3)以赛带学,以赛促练,强化学生识图、制图能力。为提升学生识图与制图技能学习热情,强化技能的运用,我们开展和组织学生参加院级、省级、国家级建筑识图大赛等竞赛活动。学院与企业专家共同组织“鲁班CAD识图、制图班”,培训大纲依托于省级或国家级大赛的标准,层层选拔。初级班为期3个月,指导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练习,指导老师每周进行检查和点评。初级班学习结束后学院组织院级竞赛,通过考核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初级技能认证证书。初级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进入中级班,指导老师要根据省级或国家级大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与练习,训练难度加大,通过中级班考核的学生可以获得中级技能认证证书。中级班选拔出来的学生就是参加省赛和国赛的种子选手,他们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最终可以获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级技能认证证书。除了三级技能竞赛外,还组织一些趣味性建筑模型大赛、结构模型大赛等活动。这种“以赛带学,以赛带练”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对建筑识图、制图感兴趣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技能熟练度、精准度,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专家在培训中承担指导老师的重要作用,系里老师主要承担学生的组织和教学安排工作,双方通力合作取得很好的成效。在系企的双方的共同探索和实践下,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开发、课外竞赛活动等方面加强对识图、制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螺旋循环强化学习与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建筑图纸识读与制图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达到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家敏.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3,(4).

毛玉 赵程程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