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领域的教育实践探析
摘要:基于低碳建筑教育的观念,分析了低碳建筑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从传统教育与低碳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多学科联合、实现产学研联合等方面,阐述了低碳建筑教育的改革措施,为今后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节能建筑,低碳教育
0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尤其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后,各国政府和研究结构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消耗等问题。节约资源,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以及低碳建筑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低碳建筑的技术和有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并且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和推广。部分高校的建筑专业也增加了相应的低碳建筑的课程和内容,少量院校还开设了可持续发展建筑专业学位,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和施工培养高层次人才。由于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和工作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能耗的大户,据有关文献报道,建筑消耗的能源资源占社会总能耗的30%~40%[1]。建筑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占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建筑的低碳发展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2]。作为建筑思想和理念的主要源泉―――建筑教育,不仅要建立和传播低碳发展建筑的理念和思想,更要让这些新思想和新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去,成为建筑设计和建造的主要依据。
1低碳建筑教育的现状
随着低碳建筑的理念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其内涵不断扩大,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已成为新的社会发展观和文明观,也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评判条件之一。建筑是以构造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保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工环境,是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高度融合和进步的体现,是时代艺术和技术水平的象征。而建筑教育是为建筑设计和建造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历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传承,从历史来看,高等建筑教育往往是超前于时代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各种资源的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逐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引起了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果。2002年国际建筑协会颁布的《环境建设教育指导方针》就指出:“面对未来环境的发展,我们有责任从今天开始教育当今的孩子,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因为他们是未来世界的主宰[3]”。2008年英国政府宣布:2018年部分公共建筑为零碳建筑,2019年所有新建的家庭用房必须是零碳建筑[2]。因此,英国的高等学校的建筑专业把低碳建筑的内容作为主要的课程和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诺丁汉大学的朱比利校区内的建筑都是低碳建筑,主校区的建筑与环境学院建设的四个低碳示范建筑用以教育学生树立低碳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把低碳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建筑的设计和工程课程,培养学生的低碳建筑的理念和技能。我国的香港中文大学把建筑设计和低碳建筑联合起来,实现建筑教育的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能力,国内的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也在进行低碳建筑教育的改革与尝试。
2低碳建筑教育的思考
2.1传统教育与低碳教育的有机融合
传统的建筑教育是建筑设计和建筑的各种理论课程分开进行讲授。无论是巴黎学院的建筑画室还是美国大学的建筑设计工作室教育制度,都是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跟随老师在实验室或教室进行建筑设计的学习与实践,其他的理论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会分开进行课堂教学,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案。低碳建筑教育是比传统建筑教育更深入而全面的专业性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低碳建筑必须要使现代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设计高度融合,实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这就必须对传统的建筑教育进行改革。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建筑与建筑环境学院提供了较好的示范,该系的萨弗教授在校内设计并建设了六个低碳建筑工作室,不仅把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工作室中生活,体验低碳建筑的舒适感,参与工作室的建筑节能测试,进而加深对低碳建筑的了解。
2.2加强多学科的联合
低碳建筑不仅是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还包括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环境技术、物理和化学等多学科领域,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在校学习建筑的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行为规律,二氧化碳的形成和危害,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把有害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因此,在同一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建立低碳工程研究中心,对本校学生进行低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传播,提高学生对低碳理论和实践的能力。也可以结合本校建筑专业的要求,组建低碳基础教研室,开设与低碳建筑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城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城市防灾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修,拓展他们的低碳建筑思想,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为他们将来进行建筑设计的低碳化打下思想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等进行多学科交叉教学,在建筑课程和教材中,引进相关低碳建筑的内容,把低碳建筑的思想和知识贯穿建筑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低碳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由于低碳建筑不仅是代表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是一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潮流,对于非建筑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对低碳的理念有所了解,因此,也可以在大学里开展低碳技术论坛或讲坛进行开放教学,让各专业的师生都有机会接受低碳技术知识,同时营造低碳可持续发展氛围,使全社会都关注低碳建筑的发展。
2.3实现产学研政联合
建筑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空间,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建筑,因此低碳建筑不仅是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低碳建筑不仅仅是建筑专业人员所要关心的问题,也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学生要到企业参加教学实践,有条件让他们参与研究院或设计院的真实项目,真刀真枪的进行设计和施工,直接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政策、规范、要求和技巧等,融入社会,体验建筑对居民的相互影响和低碳建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或研究院的工程师到学校来讲课或指导学生,把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低碳建筑的内涵,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创建低碳建筑教育或实习基地,如英国诺丁汉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一样,把学生的工作室直接安排在低碳建筑内,我国清华大学的低能耗节能实验楼采用国内外先进生态建筑技术,不仅是低碳建筑的形象诠释,而且为我国的低碳建筑提供思路和示范,同时也为我国低碳教育提供经验[4]。此外,低碳建筑关系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建筑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落实发展的目标。因此,作为以育人、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主要功能的高等院校,还要承担起对社会传承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责任,把低碳建筑这一影响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宣传到全社会,让每个人都理解和支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安排专项低碳培训资金,深入到社区和中小学,利用各种途径宣讲活动,提高全民对低碳理念的认识。
3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世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低碳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对低碳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要推动和完成这一任务,要从根本上转变和树立低碳建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要对传统的建筑教育进行改革,结合提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的实施,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建立低碳实验示范基地,加强产学研政联合,培养学生对资源、能源、环境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为今后从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体全.建筑节能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设计与研究,2013(sup):38-39.
[2]M.Gillott,L.Rodrigues,C.Spataru.Low-carbonhousingdesigninformedbyresearch[J].EngineeringSustainability.163IssueES2:77-86.
崔艳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