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古戏台建筑艺术论文
1乐平古戏台的保存状况及分类介绍
1.1乐平古戏台保存状况
乐平现存古戏台412座,遍布城乡各地。其中,祠堂台有一部分,万年台占绝大多数,双面台只有.
1.2乐平现存古戏台分类介绍
乐平现存古戏台主要有三大类型,具体介绍如下:
1)祠堂台。祠堂台指的是坐落于祠堂内与祠堂连为整体建筑的戏台,它属于祠堂的附属建筑。因其面对祠堂而建,故祠堂的方位决定祠堂台的方位。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所在,后人往往把它建在地势高敞坐北面南的地方,这是让祖先入土为安的最佳方位,所以祠堂一般为南北向,祠堂台多坐南面北。乐平现存戏台中,年代较早的就是祠堂台。
2)万年台。万年台指的是不再附属于其他建筑物,独立成为主体建筑的戏台。其建在村头或街头空阔之地供全村百姓观看观剧之用的戏台。不过,乐平的万年台只有固定的一种,而且相对于临川风雨台的朴实无华,乐平的万年台可谓是艳丽豪华、宏伟壮观、装饰精美。
3)双面台。双面台指的是在面向宗祠正堂的戏台背面,加筑另一台面,而且这一面大都面对开阔的广场,台面也做得远比正对祠堂一面的戏台宽大壮美的戏台。因面对祠堂的一面俗称雨台,敝口的一面俗称晴台,所以又叫晴雨台;又因两台共用一顶,相互背依,连为一体,所以也称鸳鸯台。它是祠堂台和万年台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
2乐平古戏台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戏台作为戏场中的一座建筑实体,它由四个部分构成:台基、台板、台顶、后台(厢房)。左右看楼和中间戏坪属于观众,唯戏台属于演员。乐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常有暴雨,戏台在建筑上多采用开放式结构,用砖、石、木作建筑材料。戏台前期多为三面透空的式样(即伸出式),后期多为一面透空的式样(即镜框式),台口敞开面大,用木质或石质的柱子支撑屋顶,下部往往是架空式的干阑式构造,以便通风去潮。屋顶的反翘度大,用以减缓雨水对于台基的冲刷。这类戏台的构造常常是逐奇斗巧。乐平古戏台曾被专家评价为“构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其中,台顶的屋脊、梁枋斗拱、天花藻井及屏风与上下场门的月梁等的装饰尤有代表性。
1)屋脊与脊饰。乐平的古戏台一般为三间四柱,多檐多翘歇山顶式。如桃林万年戏台,三间四柱三凤楼,重檐双翘歇山顶式;横路万年戏台,三间四柱三凤楼,重檐三翘歇山顶式等等。因而戏台左右上方均是飞檐翘角,屋脊中间总是矗立着一串叠起的红黄蓝数色彩瓷宝顶,中插铁叉或方天画戟,直指云天,既是艺术造型,又是避雷装置,也像一座微缩的宝塔,这不仅是乐平古戏台的主要标识,而且还寓含了乐平人民镇邪驱灾保平安的美好愿望,瓶颈以四根铁链系住屋檐四角,檐下悬挂铁马风铃,风起铃响,清脆悦耳;屋脊的两端分别饰有造型优美的鳌鱼(鳌鱼来自观音传说),正面上方也都有做工精致、直冲云霄的飞檐翘角,使戏台在端庄中显露出冲天豪气。
2)梁枋与斗拱。古戏台梁枋和斗拱既是结构上的承重构件,也是装饰的重点。每根梁枋均挥金重彩,边饰浮雕。梁的图饰多以文物天官、满堂福、九老天宫、万寿图为主题,其中油梁是戏台上方第一件跨度最大的构件,多用樟树、枫树、松树制成,雄浑粗犷,突出显眼,是视觉效果中的第一门面,此梁身遍布戏文、龙凤浮雕,以万寿图为最,其雕刻人物达到30人~40人;斗拱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田字拱和八字拱等,以田字拱为主。斗拱上多饰有蝴蝶、蜘蛛等图案,蝴蝶意味百蝶争芳,而蜘蛛则寓意喜从天降(乐平人称蜘蛛为喜儿)。
3)斜撑、雀替与吊篮悬柱。斜撑是安装在挑梁下面,与柱、梁成斜三角形状的结构组合。作用是承支挑梁顶端的重压,把重量变为直压力。雀替是木制的结构附件,作用是加强柱与梁接点的承剪力。斜撑与雀替的配置,旨在美化与加固戏台。风格各异的斜撑与雀替,让戏台的每个关节生动起来。如有仙鹿(禄)撑、天官骑狮、鹤鹿戏松、麒麟戏狮、仙狮撑、水浒人物、寿星骑鹿撑,因鹿谐音禄,故又称寿禄撑,寓意寿禄双全。雀替分鳌鱼雀替和屠刀雀替等多种形式,多为鳌鱼雀替,造型各具特色。戏台的吊篮悬柱,实为下柱头装饰,主要起美化作用。吊篮多为花碗式或宫灯式,雕刻均为镂雕,玲珑剔透,尽显风骚。
4)藻井。藻井在乐平民间又称为穹,主要起拢音和反射音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响度、清晰度,特别有利于改善演员的自我感觉。多设在台中央天花之中,通常为螺旋形和多边形两种,有的戏台在中央藻井两侧各设一藻井。藻井底部为双龙戏珠浮雕,周围饰有八仙过海或封神榜人物木雕。藻井及其以下的空间是戏台中最中心的部位,此处的藻井象征着天,戏台台面比喻为地,天地合一,构成了演绎生旦净末丑的特定艺术的表演空间。
5)屏风与月梁。乐平古戏台常用木制格扇将戏台前后分为表演区和准备区两个部分,木隔扇一般4抹~6抹,常作为戏台的背景,并在其上设有浮雕或彩绘。精雕细琢的门饰屏风与窗棂,既承继了传统古建筑的端庄与典雅,又赋予古戏台特有的绚丽与奢华,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月梁是位于进出前后台的两侧小门上端,呈月形,多可有“出将”“入相”字样,通常采用浮雕,中央为戏文,两边或为花鸟或为祥兽,是乐平古戏台建筑中具有特定语言的重要构件。
6)楹联与匾额。乐平古戏台大凡都有楹联悬挂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乐平400多座古戏台中,至少镶嵌了1000余副楹联,这些楹联,或描金,或木雕,内容多样,文句优美,意境深远,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民俗风情、历史典故以及戏剧观、人生观。张家村戏台有一副楹联:“要知今事通古事,欲晓世情看戏情”,一语天然,警策通俗。乐平古戏台的楹联选题十分宽泛,有咏赞本乡本村风水的,有追溯本族历史渊源的,或感时醒世的等等。匾额数量比楹联还多,它的题材内容大多为光宗耀祖、歌功颂德、劝诫世人以及对戏台文化本身的赞美等方面,比如坑口的古戏台匾额上写道“旷怀希古”,浒崦的古戏台匾额中题为“久看愈好”,还有徐家古戏台中的“百看不厌”和华家古戏台上的“顶可以”等等。匾额与楹联交相辉映,使乐平古戏台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3结语
乐平现存的古戏台既是深厚的地方戏曲文化的载体,也是乐平乡土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它是先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物质的层面讲,可以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发挥很好的作用,让更多的游客去观赏和领略乐平古戏台建筑之美,去探究乐平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历史;在精神层面,古为今用,在华美古朴的戏台上演出现代戏剧,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同时,通过对古戏台所承载的民俗信仰的挖掘,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农民的精神世界和民族信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徐进 张晓颜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