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特征
一、内向型空间布局
1.适应自然的内向性空间
聚落是由建筑物、绿地、水源、道路等物质组成,而这些物质的边界限定所形成的空间就是聚落,而聚落中的不同物质限定了不同的空间,有的为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有的则为向内性的私密空间。凉州地区四季多风,尤其春季多沙尘天气,当地又以抗腐蚀能力较弱的生土建筑为为主,因此当地民居建筑普遍修建单层建筑。民居建筑的所有窗户都向院内开放,高大的院墙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使得院内呈现开敞的形式。高大封闭的夯土院墙起到了微气候调节的作用,使得院内通气通风的同时接纳阳光雨露,围合的院墙有效的遮挡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对院内的破坏,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内封闭围合空间。战争年代也可以防止外人的入侵,高大的院墙如坚实的堡垒围护着整个院落空间。凉州地区生土合院式民居院落完全体现了这一点,院墙使得建筑内部冬暖夏凉,既具有预防风沙侵袭、御寒的作用,又可以使院内接受到充足的日照。
2.防卫性的内向性空间
由于凉州在历史上为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入口,又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以来都是兵家掠夺的战场,地处国家的边陲。历史上在此兴建了许多城门、城墙、烽火台和堡寨等建筑,在当时来看预安全对于建筑来说是及其重要作用。古书上记载当时官府有设定适应边境军民的护卫农耕法则,即当有敌军进攻和侵略时则进入防御式建筑中准备应战,无战争时期军民则可以向普通百姓一样进入田间进行劳作。战争年代高大的墙体建筑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免遭敌人的侵害。
二、等级制度的布局
自古以来我国庭院式家宅的房屋序列都依照地位的尊卑和年龄的长幼排列,严格的遵守我国古代社会的礼教、和宗法制度,根据地位和尊卑布置房间的位置和坐落的朝向,从而营造一个布局合理且井然有序的住宅环境。凉州地区生土民居庭院布置如下,对正大门的为三间堂屋,又称作上方,其主要用途是供奉神像和祖先的排位,每逢过年佳节全家人一起来上香叩拜。堂屋的两侧分布着三间或者五间为厢房,正对着堂屋的房间为倒座,大门在正中,大门两侧个一间倒座,有的大门开在左侧或者右侧的,倒座为连续的三间。
三、竖向空间单一
凉州地区生土民居中以高大的外墙围合单层建筑的形式居多。生土民居建筑普遍低矮,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凉州地区春季和秋季多有大风沙尘天气,从而决定了在该地区不适合砌筑高大的建筑且建筑外墙不适宜开窗,所以当地的自然因素限定了其建筑高度和形式。第二,由于生土其建筑材料的限制,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本不适合砌筑较高的墙体,北方生土墙体的普遍采用上窄下宽的墙体构造形式,从而避免墙体的倒塌。面对西北沙尘天气的侵蚀,只有较厚的夯土墙壁才能抵制风沙对院内的破坏。
四、屋顶形态简朴
凉州地区属于温热带大陆型干旱气候,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降水量较少,年平局降水量为162毫米,这使得该地区民居建筑以平顶和缓坡屋顶居多,因此该地区建筑不用考虑屋顶的排水的问题。平顶和缓坡的屋顶在筑造时大大减轻了建筑材料和工作量,因此其筑造方式与南方民居比较相对简单,更重要的是这种简谱的屋顶形态适合当地地域气候特征。由于该地区的蒸发量十分高,当下雨时落在屋顶上的雨水还未等渗入房屋内部就被蒸发了,如少量雨水渗入到屋顶内部也会迅速被里面的干草吸收,外部环境较大的蒸发量会,将草里的水分挥发到空气中去,水分根本无法渗入房屋内部。该地区民居大部分采用平顶,缓坡屋顶的出现也是当时受到中原建筑形式的影响,模仿其屋顶外形,并非为了屋顶排水。
五、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凉州地区几乎每户民居都在自家院内挖有地窖或者营建地下室,由于该地区地下土质层干旱且地下空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征,依此特征可以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该地区空气湿地很低,使得地下空间也相对干燥,这样一来地下空间只需做简单的防潮处理即可储藏食物。该地区的地下水水层较深,因此对地窖或地下室几乎无影响,无需对地下室墙壁做防水层处理。因为该地区地下土质均为干燥的黄土层,在厚厚的土层的包裹下地下室内的温度较低且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内,所以低温和恒温的特点为储藏食物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地窖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可以延长蔬菜及粮食的储藏时间。
六、传统的庭院空间
我国传统的居住模式都是将房屋和庭院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尤其是我们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其特征是对外为一个内封闭的围合空间,对内则是房屋与院落空间互相融合,形成我国传统的独家独院的居住模式。凉州区生土民居建筑模式也受到风水学的影响,庭院空间体现了风水学中“蕴藏生气”的观念,建筑坐落背阴朝阳,上接阳光雨露下接万物之根源,聚集了天地的灵气,形成具有微气候的内部私密性庭院空间,与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比具有其内部的特征。
作者:胡晓 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数字艺术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