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纤维艺术对建筑空间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现代的建筑公共空间中,现代纤维艺术作为室内软装饰的一部分,对建筑空间氛围的烘托和营造起着特殊的作用。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要符合建筑空间的要求,达到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和统一。因此,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态将会对建筑环境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一、纤维艺术对建筑空间秩序调整方面的作用
现代的纤维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空间建构的安排,只有这样,纤维艺术才能与建筑公共空间融为一体,成为空间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筑公共空间与纤维艺术之间实质性的关联就是空间秩序问题。第一,室内环境空间可以通过现代纤维艺术品进行调整,缓和建筑公共空间不协调的因素,使得环境各空间之间更加均衡,以此弥补、改善人们对建筑公共空间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的不足。例如,在建筑公共空间高低和大小等尺寸方面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几幅相连的纤维艺术品来改善空间各部分的关系,使得建筑空间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协调、宜人。通过悬挂式的纤维艺术品来调节建筑空间高度的视觉差,营造适合人们心理的空间氛围。第二,纤维艺术品具有导向作用。它能引导人们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在空间布局方面形成有秩序的变化,创造出水平、垂直的空间层次,使走入空间的人们随着角度的转移形成空间与空间之间流畅的过渡。例如:在过廊处悬挂系列纤维艺术品,起到空间导向的作用。第三,纤维艺术品具有划分空间的功能,营造新的建筑空间。现代的建筑空间设计趋于可变性的空间,纤维艺术品应用于空间中能有效弥补建筑空间在功能上的缺陷,合理地使用纤维艺术品对空间进行分割,可以使建筑空间具有可控性和灵活性。第四,纤维艺术品对建筑空间色彩的调节作用。纤维艺术通过材料的色彩、组合方式、肌理效果等表现方式起到调节建筑空间的作用。营造出统一、和谐的环境氛围。
二、纤维艺术强化建筑空间精神的作用
建筑空间是人们情感物化的体现,也被赋予了不同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不同的情调与意境。纤维艺术以独特的艺术性、文化性使得建筑空间体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拉近了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人们对空间的情感表达。建筑环境的空间与物质和精神形态相联系,同时还与人的经验、生活幻想相联系。空间环境作用于人,有时人们也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反作用于环境空间。当置身于建筑空间内,空间的结构和布局等作用于人的心理,会产生开阔、闭合、压抑等功能性的感受。而纤维艺术作用于空间中,会通过纤维艺术的形态构成的材料色彩、质地、肌理效果、造型掩饰等加强或者改变环境空间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使原本冰冷的建筑带有了温暖的“人情味”,在情感上感染空间内的人们。
三、纤维艺术具有调节建筑公共空间视觉的功能
建筑空间由于其形状、开敞和封闭的方式不同,会给人们带来相异的心理感受。在现代纤维艺术创作时,艺术家们往往会采用一些高科技的新型材料和创作手法,结合建筑空间的环境因素,将声、光、电等与纤维艺术营造出光影、通透等空间视觉效果,给人以愉悦、舒适的感受。纤维艺术为现代建筑带来人文气息,二者浑然一体。纤维艺术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位置经营常常会成为建筑空间的重点装饰,成为人们的视线焦点,从而构成了此建筑空间的视觉中心和空间构成的核心。
四、纤维艺术在建筑公共空间中的价值体现
纤维艺术一直是与建筑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传统的纤维艺术是一种适合室内装饰的艺术品,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综合材料应用于纤维艺术中,形态也愈加丰富,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建筑空间中,成为室内陈设和公共空间的新宠。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公共空间中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具有实用功能。在建筑空间的规划过程中,首要要考虑的是确定建筑空间的实用功能,无论功能性如何不同,首先都要面对的基础问题就是解决吸声减噪的功能、防潮保暖的功能和隔断减光的功能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不可能全部运用建筑材料给予解决的。更多的时候是选用纤维艺术品起到调节的作用。因此,人类的活动空间中也绝不仅是硬质的建筑材料,纤维艺术品也起到了其他建筑材料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相异的建筑空间和艺术品陈设及装饰,都可以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第二,具有审美功能。纤维艺术品的创作方式和独特的肌理效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因其选材的特殊性,让人们在建筑空间中感受到了亲近、随和的气息。具有人情味的环境起到慰藉人们的心理作用。由于这种具有沟通性的作用,现代的纤维艺术品也被广泛运用在商业和企业的展示橱窗中。现代纤维艺术是具有装饰性作用的艺术作品,在建筑空间中,它可以帮助弥补建筑结构中的不足,同时更能提升建筑空间中的层次。纤维艺术与建筑公共空间的关系,既由建筑公共空间决定纤维艺术品以何种方式存在,同时纤维艺术品也会反作用于建筑公共空间的形态,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展现。由于纤维艺术品材质的特殊性和美感,使得建筑公共空间给人以柔软和亲切的效果,相对于金属的冷漠感和坚硬的混凝土材料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魅力。了解纤维艺术品的各种形态,并把它们合理地运用于建筑公共空间中,使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得到提升,也形成了建筑公共空间中特殊的物质技术手段。
作者:张妍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