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国内外企业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财政部于2014年1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14〕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我国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总纲,希望能够全面的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应用的基本态势
民营企业资本规模小、管理层级简单,且大多为家族式、粗放式管理,难以构造现代企业架构,因而也无法形成先进的管理体系。就当前来看,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认识程度不高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信息,并协助他们进行方案规划,进行正确有效的决策。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一味的强调企业经营,而忽视了企业管理,对管理会计没有较深层的认识,不会科学正确的使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从而导致重大决策出现失误的情况。此外,如果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那么就会直接阻碍员工对管理会计的深入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会计在国内企业中的发展。
(二)理论性过强,出现两极分化状况
企业在对管理会计具备一定认识后,希望通过管理会计来实现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应用上经常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一方面,有的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中片面追求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直接花费巨额资金外购外国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内部管理机制的落后,企业实际经营常常无法与信息系统实现匹配,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本身资金规模不大,不少企业更为关注生产成本、效益等简单核算,对管理会计中机会成本、作业成本管理等概念缺乏了解,在不愿意引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同时无力应用管理会计。
(三)管理会计应用成本稍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也越来越普及,为个人及各大企业单位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固有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使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很多企业依旧选择使用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对于一些已经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企业中,大部分也仅仅停留在事后资金计算的水平上,尚未意识到使用所得信息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
(四)管理会计本土化程度不够
管理会计是在欧洲产生的,其理论体系建立在欧洲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的。中国引入管理会计的时间相对较短,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翻译和介绍国外著作的层面,尚未对欧洲的管理会计没有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同时,民营企业在技术、人才结构方面普遍不高,应用过程中通常只是简单模仿,搭建完善信息系统后人力、财力限制了企业应用,且不符合外部市场状况,管理会计实效受限。
二、民营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建议
(一)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首先应提高企业领导者或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长官意志”思想,以上级带动下级的形式,提高员工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及认识程度。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可以构建统一管理、分级核算的财务体系,抓住时间节点,按照精细化管理思路对财务部门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如增加管理会计部与财务部,更好地实现管理职能,设管理会计应用规范,围绕战略目标持续提高整体效能与绩效。规模较小的企业,应当首先分析内部需求,分析投入产出,避免盲目投入。
(二)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影响管理会计正常实施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经济体制、科技水平、文化习惯以及现有的法律法规等。所以,为了保证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内顺利的实施并且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就必须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积极吸取已有经验,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发展的独特管理会计体系。一方面,要对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构建合理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结构,以现代会计制度为基础,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的相关制度,如成本管控、责任会计、决策分析等,完善信息采集机制,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分析,确保管理会计规范化、程序化。最后,国家也应积极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做出努力,通过完善《会计法》机制,从法律层面确定管理会计职责与义务;构建注册管理会计师执业体系,建设人才队伍。
(三)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及数据处理效率。按照企业实力,可以适当引进信息化系统,结合生产流程,将管理形成闭环。生产方面,以具备ERP系统的企业为例,在ERP基础上,企业可以以ERP系统为轴线,扩展管理会计的应用,并行建设总账管理系统、HR系统、PDM图纸系统、费用预算部报销等,根据企业生产链,可以适当引进物联制造系统,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将生产计划细化至每一条生产线及机器上。财务方面,企业可以构建集BI系统、报表合并系统、银企信息系统、加密系统等智能化财务数据分析处理为一身的系统稽核,随时对企业财会开展监控,满足内部资金与数据管理需求。
(四)从需求出发,构建管理会计体系
一方面,由于管理会计是西方经济的产物,具有较强的西方色彩。所以,在引入该理论体系的时候,国内相关专家应该先将其进行本土化,使其符合中国国情与经济体制等,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于国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国内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抵制程度。另一方面,基于民营企业特性,管理会计的应用应当从企业需求出发。要明确企业存在的问题、需求,了解自身发展阻力及瓶颈,通过了解管理会计的方法及运用环境条件,保障管理会计与民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相符。应当细化操作程序,如编制管理会计指导手册、构建管理会计为辅助的战略目标,积极使用现代信息化信息手段,针对企业需求,积极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从而让财务工作摆脱传统会计单纯记账、算账的局限,增加管控、预测、评价职能,强化管理会计效能。
三、结语
民营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应当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尽快实现管理会计的本土化,提高管理会计与民营企业的适配性。另一方面,要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架构,为管理会计提供土壤,避免落后思想对新管理方法的应用造成阻碍,同时避开管理会计应用的盲目性。
作者:余锦春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