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后评估下建筑策划教学体系探析
摘要:在分析建筑后评估内容与影响的基础上,讨论了《建筑策划》教学的现存问题与教学内容更新的意义。通过《建筑策划》教学内容更新的目标、原则与教学内容构成的探讨,完善《建筑策划》的课程组织结构,扩展《建筑策划》的课程适用范围,为“前策划、后评估”的建筑项目组织实施过程的闭环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策划;后评估;教学体系
0引言
现行建筑策划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因为研究内容过于片面使其不能直接提升项目的效益,甚至由于缺少真实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验证手段,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因此,其在国内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随着建筑后评估活动的有序开展,建筑策划涵盖内容的局限性和不可验证性将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有望形成“前策划、后评估”的建筑项目组织实施过程的闭环,改变建筑策划在确定项目目标、规模与内容方面缺乏科学客观依据的弊端[1]。
1建筑后评估体系的内容和影响
1.1建筑后评估体系的基本内容
项目后评估产生于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广泛地用于世界范围的经济投资活动的结果评价。建筑后评估(PostProjectEvaluation)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系统客观地考察项目的得失,具体指向为项目定位、规模、使用评价、运营效果、社会效益、能源损耗、投资收益、环境影响等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2014年,“建筑策划”和“使用后评估”正式纳入我国建筑学专有名词。具体而言,建筑后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前期项目策划的验证与评价、使用后的建筑空间评价、投资活动的经济评价以及综合效益评价等几个方面,见表1[2]。
1.2建筑后评估的主要影响
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使用后评估的应用意义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投入使用的建筑性能、能耗表现等进行准确的计量。同时,信息时代的BIM,GIS,大数据,空间句法等技术的融合加强了使用后评估模拟、预测的能力,也支持了对使用者行为的分析。使用后评估可以从建筑整体能耗与社会使用满意度两个方面考察建筑前期策划的准确度,建筑规模、空间设置、功能配置、建筑材料、构造做法、整体能耗、建筑使用者心理等都可以成为建筑使用后评估的指标,还可以结合城市整体区位、交通位置、公共交通站点、停车场数量、人口到达便利度等城市交通布局角度进行考察。建筑使用后评价综合了城市综合效益、城市交通、建筑单体等多方位的指标,是项目建设运营过程的重要评价项。建筑使用后评估,主要集中于现有建筑的实态调研、问题整合与成败经验分析。同时,收集建筑使用的基础数据,建立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和制约因子模型,科学地分析项目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权重,为建筑策划和建筑设计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解决方案[3]。由此可见,建筑后评估既是关于建筑策划预想的检验,又是其预想的基础。建筑后评估为今后的相关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与下一次的项目的前期策划衔接,成为建筑项目建设闭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2《建筑策划》教学现存问题与教学内容更新的意义
2.1《建筑策划》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建筑策划主要基于日本《建筑企划》和美国的建筑策划程序,为建筑设计提供设计依据。但是,建筑策划的根本意义体现为深入挖掘地块的潜在需求对象,更大程度地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平衡中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现行建筑策划缺少的核心因素是对使用者的深入分析,使其与西方建筑策划直接面对客户这一差异长期未得到充分重视。《建筑策划》的教学根植于现实,教育理念和教育重点未能脱离建筑设计的基本构思过程,其主体内容与建筑设计前期分析重合度过高,部分失去了课程的特色和必要性。
2.2《建筑策划》教学更新的意义
在建筑后评估引入后,《建筑策划》的培养目标将发生一定转变,其独立性和完整性得到系统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从建筑师的辅助业务培养和建筑设计思维扩展转变为建筑项目前期策划、建筑设计整体掌控和建筑建成后社会调研及数据资料收集的项目全程训练,包括策划师、建筑设计师、政策制定者、项目管理人等多方位人才培养。《建筑策划》的教学将不仅局限于建筑学学生的课程设置,还可以覆盖规划类、经济管理类和公共政策制定等多专业学生的课程计划。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城市管理者、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者、企业项目管理者、建筑师等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意识,也是复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推进。
3《建筑策划》的教学内容更新
3.1建筑策划的教学内容更新要点
3.1.1《建筑策划》教学内容更新的目标。1)注重经济价值提升。建筑策划的目的,其本质是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在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挖掘地块优势,比较项目潜在使用人群的适配度,筛选合适的项目配置内容,提升土地的价值。2)提供多维设计思路。建筑策划作为建筑设计的前期活动,前期分析的相关指标可以为建筑师提供更多的设计参考点,为优秀设计提供支持。3)关注社会综合效益。建筑项目在建成后,其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使用者的适用性、社会人群的覆盖面、使用便利度、建筑能耗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等。3.1.2《建筑策划》教学更新的原则。《建筑策划》教学内容更新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贴近工程实践,提升建筑策划作为独立业务的可行性,使其区别于建筑设计的前期分析,回归建筑策划的核心,即寻求与地块条件相匹配的项目,通过建筑使用对象的介入,提高建筑建成后的地产价值。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符合项目实际操作、拓展建筑设计思维、尊重建筑市场运行规律、综合相关影响因素及考虑后期工程实践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完善建筑策划的整体框架,扩充城市、经济、人口、区域等相关分析,并引入建筑后评估作为建筑策划的结果检验和评定指标,强化建筑策划的风险意识。3.1.3更新后的《建筑策划》教学内容构成。着眼于建筑“前策划、后评估”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闭环建设,建筑策划已不仅限定于建筑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其业务范围扩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期项目内容与地块的匹配,对潜在使用者需求的深入挖掘;二是后期建筑运营成本和存续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4]。在教学内容的构成上,主要包含3个阶段,见表2。
3.2更新后的《建筑策划》课程组织
更新后的《建筑策划》课程组织主要分为4个部分:前期策划目标的确定、建筑策划的主要技术手段、建筑策划的程序与建筑后评估(见表3)。其中,建筑项目前期地块条件分析和项目决策,着重于建立地块与项目之间的匹配关系;在项目目标确定后,介入使用者概念,强化建筑设计空间与形式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和经济分析,完善项目的投资收益分析,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最后,探讨建筑后评估的主要指标,检验和修正建筑策划的前期预测性观点。更新后的《建筑策划》课程将更为全面、科学、客观地服务于项目前期立项和指标确定,也使得教学效果大为提升。
4结语
引入建筑后评估体系之后,建筑策划更新与发展的核心可概括为“目标明确、内容宽泛、累积经验、可兹检验”。就其教学而言,更注重前期基础资料与社会人文需求的数据收集,依据经济学规律和人群行为方式,预期未来建筑建成后的整体适应性,经后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与修正,提高土地与资金等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付悦 陈瑜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