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形式内涵下的传统建筑论文
一、装饰内容的文化内涵
1.道教思想道教思想在汉民族思想中烙下深刻记忆,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中也受到道教思想启发。举个例子,传统建筑装饰会蕴含吉祥的韵味。道教思想还同敬天思想及阴阳五行说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三者几乎融为一体。例如:龙的装饰图案,在我国龙是象征着吉祥,象征着权利,它是灵兽之王,根据道教思想,龙是可以翱翔于天地之间,是具有超能力的。然而,龙只能是天子的象征,天子又代表着天,这就体现了敬天思想。
2.敬天思想一直以来,汉民族崇敬的对象是天,天地被誉为“三才”,具有天覆地体现保护思想,万物都在大地上孕育生命,人是万物的主宰者,但是受命于天地。一切的自然现象都是因为天意志而发生改变,谁了违背了天意就会受到惩罚。因此,很多的道教都很畏惧天,都很崇敬天。就是建筑装饰也离不开天地的说法。在我国最受尊敬的就是参天两地学说以及天圆地方学说这两者说法,天圆地方指的是,物体都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就是矩形,圆是天之象。因此,顺应天圆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叁天两地中的“叁”是指太极、阴、阳,两地的“两”可理解为阴和阳。如果根据参天两地的说法,那么万物都是要皆归其正,都是要尽力做到物尽其用。像北京天坛以及地坛,天坛是天子的亲自祭天专用场所,因此,会借用阳之数“3”建筑成三层之圆坛,阶使用的是“3”的倍数9级。地坛是根据阴之数,选择2层方坛,它是“2”的倍数八级,
3.阴阳五行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尤其是在装饰纹层面,有很多的都是取材于五行说。五行说来源于据《书经》中《洪范九略》中的记载,顺位的记录是水火土木金。随着不断的发展,到了汉代,五行说已经发展成新的学说,到了宋代由周莲著的《太极图说》,在该基础上融入了哲学理论。
二、装饰手法的文化内涵
在建筑装饰过程中,将主题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来,选择比拟或者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这种手法在建筑装饰中非常备受欢迎。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更是常见,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象的塑造一般都是来自创作者对景物的观察,从观察中收集信息,转化成感性认识。这种认识一般比较肤浅,只是表面和初步基础上的,因此可以称为表象。创作人员会对这些表象进行综合处理、提炼处理以及逻辑思维加工,创作出艺术形象。这样的艺术形象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它的来源是自然原形。这种创作方式存在一定的规律,在我国长期的艺术创作中,一直得到推广使用,而且还逐渐形成特色。从研究上发现,这些特色主要集中在“意”上,对该“意”的理解为意境。一件艺术品,它不仅可以将客观景物再现,艺术家对其进行处理之后,加入了意境的涵义,从而形成了无形意境。其实可以看出,这是艺术家思维模式再现,将主管的意念融入客观形象中。有无意境成了评价作品高低的标准,意境成了中国艺术创作中的最高追求。讲意境的艺术创作方式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举个例子:灵明堂拱北建筑装饰形式。从整体布局上看,不论是结构也好、材料也好,基本都是融入了传统文化。观看中轴布局,从内部厅堂的空间越来越纵深,选择了古建木结构搭建方式。在内部顶面还使用一体化的宫廷吊灯。殿堂使用石膏花纹,在柱体上进行雕刻,使得建筑体表面绘画精美。大殿的布局构造形式多样化,有山字式、方形式、交叉式等等。然后会逐渐向外延伸,这个部分由大殿殿体、卷棚以及后朝殿组成,每个组成结构体都有不同的棱脊。上部位置都是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大殿建筑体。后朝殿的样式也比较丰富多彩,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亭式脊形式,分布是三重檐、重檐以及单檐这三种。虽然只有三种,但是形式多样化,不断变化,美不胜收。从整体上看,非常优美。形式的变化,内涵的丰富,使得装饰效果更加美观,更能吸引眼球。一般而言,我国建筑装饰很注重意境内涵,不论是我国流传的诗歌或者建筑中,意境的重要性展现无遗。
三、结束语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装饰在长时间实践中,它承载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源远流长的传统精神。正是拥有这些文化内涵,我国的建筑装饰才呈现出多样化外形,这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传承着我国博大景深之文化,文化基于传统建筑介质流传下来。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保留最精华的建筑装饰风格,在融入世界建筑装饰精华同时,要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在弘扬我国传统文件建筑风格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得建筑装饰更具风采,在流传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作者:李祁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