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互动性设计分析
一、城市雕塑设计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无不是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作为其灵感的来源。生活往往比艺术更加生动具体,而艺术则是将生活浓缩成抽象化的符号,创造性地反映了生活,因而比生活更具有规律性。同时,艺术不但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同时也从生活当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艺术家正是从生活中感悟到哲理,形成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独到看法。城市雕塑作为现代造型艺术的典型代表,同样也离不开对生活养料的汲取和超越。因此,为了使设计出的城市雕塑打动人心,形成与欣赏主体的互动,就必须从生活体验出发,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想,将丰富的生活体验转化为艺术的构思,并以千变万化的雕塑造型作为载体,最终成为个性化的雕塑艺术作用,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作品具有生活的质感,满足欣赏主体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城市雕塑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多元性
(一)城市雕塑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为了使城市雕塑真正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亮点,首先应配合环境,与周边建筑相呼应。在设计过程中,不应将雕塑孤立化,而是将其作为整体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把握好空间的利用尺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营造意境完整和谐的雕塑艺术作品,进而体现出城市独有的精神风貌。在设计形态上,应力求简洁明快,直观性强,应具备良好的视觉张力,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二)城市雕塑应贴近市民的审美心理
从城市雕塑的功能来看,一个成功的城市雕塑作品,往往能够提升雕塑所在环境的亲和力,拉近环境与人们的心理距离,从而减少对环境的隔阂感。因此,城市雕塑在设计上,应做到服务市民大众,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相契合,雕塑可重点突出特定的审美意象,而这一审美意象应该能够唤起审美主体的心理共鸣,从而使雕塑的审美功能得以提升。对于城市的不同街道,可分别设置不同风格和象征的雕塑作品,从而实现对城市功能区域的巧妙划分,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同时,在街道的节点位置,也可安排不同造型的城市雕塑,强化人们对特定街道的视觉体验,如针对快速通道与慢速通道,就可通过雕塑造型的变化,整理空间节点,优化城市空间秩序,在体现出空间的交换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景观变化彰显着城市建设的艺术品位。
(三)城市雕塑应体现城市的本土文化特色
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为了在文化互动中,应坚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原则,促进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作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城市雕塑应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担负自己的职责。在雕塑造型设计上,应着眼于当地的文化资源,并从中汲取丰厚的艺术养料,进而展现市特有的文化积淀,使城市雕塑更具个性化和民族性的特征。在全球化的文化市场中,城市雕塑设计既要具备放眼世界的开放包容精神,同时也必须保留自己的文化视角,体现出对本土特色文化的坚持与传承,注重表现与西方雕塑的差别性,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城市的优美雕塑作品,这既是城市雕塑与市民之间的审美互动,从更深层次来讲,同时也是一种中西文化交流的互动。
三、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城市的文化建设开始被提到日程上来。其中,成功的城市雕塑设计能够在塑造城市美好形象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雕塑的互动性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指出城市雕塑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实现城市雕塑的审美功能,就必须在设计上追求雕塑的互动性,强调了互动性对于城市雕塑的重要性。
作者:李广旭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