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一、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经过雕塑的发展,从室内的架上雕塑走到室外,变创作出了城市雕塑。优美的公共空间环境是城市雕塑创作的基础,而优秀的城市雕塑,又能使特定的空间环境独树一帜。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创作之初所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下面通过对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之间存在形式的外在联系及建设城市雕塑所要表达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
1.存在的形式
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的位置,是其对公共空间影响结果的根源。确定城市雕塑所处的位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确定城市雕塑主题选择合适的位置,另一种情况是确定公共空间环境设置城市雕塑来提升空间品质。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中展示的尺度大小,是其与周围景观环境、建筑物等和谐共存的基础。城市雕塑尺度的确定:一方面是依据表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尺寸,另一方面根据公共空间适合的雕塑的比例关系来确定适宜的尺度,可以确保最好的展示效果。城市雕塑创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造型,重要之一在于造型是作者对空间环境理解,之二是城市雕塑空间为观看者展示了自己的模样。城市雕塑的存在形式是观者视觉上直接感受到的。城市雕塑的存在形式是即是其外貌,是雕塑作品引起公众产生审美共鸣的首要因素。它应该与空间环境中已有的各种造型元素协调呼应,并达到完美结合、高度统一,最终成为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结合体。
2.表达的内容
城市雕塑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它与城市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界定和制约。其设计是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城市公共空间所处地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立意与地域文化以及当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上,并结合时代背景来完成。这样才能使作品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前提下不失本土文化的内涵。成功的城市雕塑设计应该掌握好城市空间环境与历史文化环境之间特有的联系性。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整个城市和全体市民,每个市民都有享受它的权力。城市雕塑则是处于公共场所之中,同时也是公共艺术中重要的创作手段,城市雕塑以它特有的空间语言、造型、表现方式展现着自身的美感,反映着公众的意志。
二、城市雕塑空间设计原则
1.人性化设计与公共参与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特有的、以及与大众共存的象征物,并且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闪耀着人本主义光辉的亮点,它以艺术的手法凸显出人性化的原则,将市民的公共意愿、民众的能动性、民众的情感和创造性标立于世。城市雕塑艺术在营造城市视觉形象和艺术氛围的同时,把城市生动和精彩的活动与市民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情感予以交融,使得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公共性,潜移默化的变为大众的自觉意识。由此可以得出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雕塑具备公共性特征。
2.适应性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是城市雕塑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强调城市雕塑的创作过程中必须体现适应性原则,从而确保创作出的城市雕塑在充分展现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传达出浓厚的地域性特色。这里的适应性大致可以包括文化的适应性、形式的适应性、材质与色彩的适应性、人的生理及心理适应性。
3.主题性
雕塑作品是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里的雕塑艺术,人们往往关注最多的就是其主题性的传达。要求雕塑的立意必须明确,并且要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个城市的特点,否则如果这座雕塑不能为这个地域的大众所接受,那么它就很难在此存在。公共空间中雕塑设置的立意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从地域性和时代性两方面去考虑。
三、提升城市雕塑空间品质策略研究
1.高品质城市雕塑植入
无论是城市雕塑需要安放的的位置,还是城市公共空间需要城市雕塑来美化。高品质的城市雕塑是改变城市雕塑空间的重要因素。高品质的作品体现在它的主题标新立异;体现在它的色彩与材质可以永久存在;体现在它能展现出地域特色与时代感。高品质的城市雕塑植入到空间中是提升城市雕塑空间品质的先决策略。
2.合理布局与规划
城市雕塑的选址与落位是需要科学规划的,不能没有前瞻性的思考与设计。在城市雕塑空间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空间环境的改变,从而使雕塑作品不在能够接近公众的审美情趣,以至于改变周围环境甚至对整个城市失去亲和感。合理的布局会避免空间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城市雕塑空间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高品质。
3.管理维护的延续性
无论是设计多么出众的城市雕塑空间,只有长久的存在,才可以真正的融入到城市当中,才能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保障其长久存在就需要不断的管理与维护。城市雕塑的保护及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两项。
四、结论
任何一处城市公共空间,在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内在的与外在的空间变化而会使整个公共空间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空间的变化上,外在的改变是相对被动性的,内在的改变则具有主动性。城市公共空间如何能在外在空间不断变化的影响下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是需要其内在品质的提升,不断的探索提升城市雕塑空间品质的策略是必要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继续努力完善。
作者:胡永林 王明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