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城市装饰论文 > 五羊雕像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审视

五羊雕像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审视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10 04:04:00人气:1066

本文作者:蓝力民 单位:广州大学旅游学院

《羊城晚报》在2008年2月23日A1版曾刊登过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先生关于在广州海心沙岛建一座新的五羊雕像的提议及其引发的热议:有人赞成――认为放在珠江边会更出名,有人反对――担忧两个五羊会变味,还有人提出了要建“五羊”之外的“花城”新城雕的想法[1]。眼下已时过三年多,新的“五羊”没有建起来,“花城”新城雕也未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此事已渐渐进入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值此广州塔建成开业之际,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城市标志性景观及其建设的问题,对今后广州城市建设以及其他城市的建设,仍能起到十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作用。为此,笔者抛砖引玉,主要从发展城市旅游业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供广大同仁商讨。

1广州五羊雕像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审视

为了更好地探讨与认识广州五羊雕像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从城市标志性景观入手开展探讨。应该说大家都公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北京天安门前摄影留念,是到北京旅游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渴望;而目睹北京天安门画面时,大家也都马上就会联想到北京天安门在世人心目中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最佳代表和处于第一位的标志,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城市标志性景观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包含多个强弱不同的层次,其标志性大小和作用也有明显差别,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处于第一位的[2]。人们通常情况下所关心和讨论的城市标志性景观,除非有特别说明的以外,一般都是指处于第一位的狭义的标志性景观。

城市标志性景观在营造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城市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简单化、便捷化、鲜明化、清晰化和长久化,从而实现“能一眼认出,过目不忘,快速想起,久久回味”的效果。优秀的城市标志性景观,能有效地拉近城市与外界公众之间的感知距离,大大地增强城市对外的亲和力。很多城市都已凭着自身良好的标志性景观而在公众心目中凸显了自己的城市形象,例如:东方明珠电视塔与上海,布达拉宫与拉萨,黄鹤楼与武汉,南京长江大桥与南京,大雁塔与西安,等等。国外的例如:法国艾菲尔铁塔与巴黎,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与悉尼,美国自由女神像与纽约,新加坡鱼尾狮与新加坡城,马来西亚双子塔与吉隆坡,等等。

城市标志性景观面向的是最广大的公众,优秀的标志性景观应该是雅俗共赏的景观,外在特征与内在文化兼备的景观[3]。外在特征与内在文化二者相比,其外表的个性化、鲜明化特征又是首先映入公众眼帘的因素,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广州文物古迹不少,现代建筑与设施更多,但广州城市标志性景观不突出、不理想也是难以回避的事实[4]。更具体地说,除了广州火车站和广州火车东站凭着标有的“广州”二字能直接标示广州以外,其余城市景观都还难以鲜明、有效地标示广州和代表广州。从广州本地一些主要传媒以往的宣传导向来看,似乎力推中信大厦,该大厦虽然在高度和现代元素方面很突出,但造型的个性却不够鲜明,很容易被“淹没”于现代建筑的大海之中,唤不起公众多少印象。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新鲜出炉、宏伟气派,在造型上也实现了比较容易识别和记忆的功能,然而,在熔铸和映射地方文脉方面却又并不那么令人折服[5],作为标志性景观还是不够令人信服。

相比之下,唯有五羊雕像,堪称自诞生之日起至今为一枝独秀。笔者认为,五羊雕像的生命力和地位主要源自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依托历史久远而又美好的“五羊献穗”神话传说,与广州的“羊城”别称相辅相成,是对“羊城”概念的最贴切物化,“五羊”与“羊城”形成了良好的有机统一体,文化内涵深刻,历史底蕴丰厚。二是造型独一无二而又贴近公众的日常感知,外表亮丽,个性强烈,不抽象、不深奥,易于为人们所接受、识别和记忆,受众基础良好。三是经过了地理和历史等有关教科书、《羊城晚报》报刊、《羊城暗哨》电影、“五羊――本田”摩托车、“五羊”牌自行车、“五羊”雪糕等众多传媒和地方名优产品的较长时间传播与洇染,“五羊”在外界已成为了最具认可度的广州城市象征,=知名度很高,已扎根人心。据此,人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广州五羊雕像造型鲜明独特,富有对公众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而且拥有强大的地方文脉支撑力,它是广州现阶段城市内、外公众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广州LOGO”。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的会徽图案和吉祥物也是选用“五羊”,这又为“五羊”在广州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增添了一个崭新的强有力的佐证和重量级筹码,这不是历史的一时性巧合,而是文化选择的必然结果。会徽设计者张强在谈及创作理念时表示,“会徽对城市的识别非常重要,就像长城代表中国一样,五羊也代表着广州形象”。作为会徽评委之一的胡川妮教授说,张强的设计最吸引他们的就是五羊的设计,因为五羊是最能代表广州的文化符号[6]。

2五羊雕像能被复制和增建吗?

有人认为五羊雕像应该是唯一的,担心新建“五羊”会变味,其实不然。目前的五羊雕像,是在1959年才由雕塑家尹积昌等人根据神话传说加以艺术创造而雕刻出来的一尊巨型石雕作品,并非与神话传说俱来的同源之物,更不是神话传说所赖以产生的母体,从这个角度来说,五羊雕像并不是唯一。在通常意义下,它只不过是对“五羊献穗”神话传说的一个实物体现的个体而已,是标示广州的一个特定符号,就如同艺术家们根据《西游记》小说文本所创作出来的孙悟空的塑像和画像一样,人们其实并不关心和计较哪一个才是正品,哪一个已经变味,它们的意义一样,都是一个文化符号。

要正确认识五羊雕像能否被复制和增建这一问题,还必须明确地区分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果仅仅从雕塑家尹积昌个人作品这个狭义的层面来看,那当然应该是唯一的,第二尊就有变味的成分了。但是,当人们把它当作是对神话传说的物质化体现和作为标示广州城市的一个现代人造景观的时候,就已经不存在这样的限制了。在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以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诚然,由于雕塑家尹积昌等人的“五羊雕像”作品十分优秀,早已广为认同、扎根人心,“五羊”的造型确实已经定格了,然而,在雕像的尺寸大小、制作用料、数量多少、安放位置、周边装饰布景等等方面却并没有被固化。正因为这样,所以笔者认为人们应该更多考虑的问题,倒是要根据这一点来对尹氏的作品进行更多、更有效的活现活用才会使“五羊”变得更有意义,而不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拘泥于所谓的“唯一性”。

与广州五羊雕像颇为相似的新加坡鱼尾狮雕像,就因为没有受到“唯一性”的限制而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在新加坡,仅大型的鱼尾狮就有三尊:一尊被放置在新加坡城最高的山上,一尊在游人最多的闹市中心――新加坡河河畔的鱼尾狮公园,还有一尊在圣陶沙。制作材料上也灵活多样,大鱼尾狮都是用的汉白玉之类的材料,而有一只小鱼尾狮却用水泥、石灰塑成,身上贴着瓷片。

综观世界各地,已获得广泛认同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多处于公众的日常视线之中,具备良好的游人可到达性和视觉可及性[7]。同时,标志性建筑物或构筑物还必须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才能形成良好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因景而生辉,景因建筑而取义[8,9]。以新加坡鱼尾狮为例,尽管山顶公园那尊比河畔鱼尾狮公园那尊高大数倍,但因环境配合得不够好,加之微观区位欠佳,游人却很少。而鱼尾狮公园内那尊则因所处环境极佳,游人如织,人气旺盛。因此,城市标志性景观倘若能够拥有空间广阔、视线通畅的风貌画面作为背景,那自然是最理想不过的了。目前的五羊雕像被安置在广州越秀公园内的丛林之中,深藏不露,其背景仅有单调的树木和蓝天,没有融入典型的广州城市风光元素,加之空间闭塞、地盘狭小,无疑大大地限制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另外,就城市内、外两部分公众的比较来看,城市标志性景观对外部公众的作用和影响,要比对内部公众的作用和影响大得多。因此,五羊雕像应该走出丛林,走进入穗游客之中。

综合上述多方面理由,五羊雕像可以复制和增建,而且必须增建。广州应该将更加高大、更具震撼力的五羊雕像建置于外界公众最容易到达的地方和必去的地方,建置于最显眼的地方,要让外来游客便捷地找到、尽情地游赏、深深地感叹、从容地拍照、洒脱地留影,要让他们把五羊“带”回家,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广州、记住广州、回忆广州和热爱广州。不仅如此,广州还应该生产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五羊微雕以及五羊图案的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和旅游食品等等,最大程度地为游客的欣赏、购买、馈赠和珍藏活动提供方便。这样一来,广州的美名就会与广州的五羊雕像美景一道更加广为流传。

3结语

广州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旅游城市,其城市标志性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人们对广州旅游景观总体状况的经典概括是“星星满天,没有月亮”,这种状况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十分令人满意的改变。广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建筑层出不穷,但广为认同的标志性景观却迟迟未现。广州塔新鲜出炉,令人耳目一新,可谓新世纪登峰造极之作,但能否不负重望、改写篇章,却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在此次声势浩大的全球征名与命名活动中,就已遭遇了未曾预料到的尴尬与无奈。城市标志性景观不是单纯的新、奇、异、高、大,而是文化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是城市底蕴的浓缩和映射。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