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文化建筑论文 > 文化建筑综合体整体性设计策略

文化建筑综合体整体性设计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28 08:45:00人气:378

本文作者:王扬、叶子藤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文化建筑综合体和整体性设计

文化建筑综合体(CulturalComplex)是指通过公共空间将两种或以上不同属性的文化功能(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歌剧院、青少年宫等)综合、集约地组织在同一城市实体中,不同功能之间充分实现相互支持和促进,形成互补与共生的关系的公共建筑,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一座巨型建筑或一组紧凑、有联系的建筑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向巨型化、综合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需要将其很好地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并延续城市文脉,其内容涵盖从城市设计到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它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开放空间和绿化体系等实体形态的影响,同时尊重所处地块的城市文脉和历史传承,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动态的相互作用。文化建筑综合体不论是集中建设还是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都应该纳入到整体性设计的框架之下。

2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原则(表1)

2.1整体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一个分支,是城市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交通空间、体型处理等都受到城市形态、场地特征的制约。例如,位于法国巴黎中心旧城区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将建筑体和休闲广场纳入到巴黎城市肌理当中,在场地东侧集中建筑实体,东、南、北三面齐整的界面延续了城市传统街道空间尺度,西侧的休闲广场成为了巨大的吸纳器,将城市生活沿街道顺势引入,四面的人流自然地汇集于此,实现城市生活和城市空间的“无缝”过渡。山东省烟台市牟平文化中心2)为呼应新城规划设计中的沁水河沿河风光带,将东侧文化休闲广场纳入到整个城市滨水休闲空间体系来设计,文化休闲广场使原有的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得到延续,并成为该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节点,同时城市生活也被引导进来,人流由东侧广场顺地面缓缓升起的坡道引至屋面,创造出多维度的城市公共空间。

2.2多元功能有机整合

文化建筑综合体是多种功能的集合,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即是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建筑实体和外部广场尽可能的紧凑、集中。建筑实体的集中能够节省设备资源,外部广场的集中则有利于大型市民文化活动的开展。从空间形态角度出发,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可以分为水平整合与竖向整合两种方式。山东省烟台文化中心3)的基地为东西长约400m,南北最宽150m的狭长地形,其功能包括博物馆和大剧院、群艺馆、京剧院以及青少年宫、书城三大部分六大功能。面对复杂的场地因素及功能组成要素,设计中运用了水平整合原则,将建筑实体集中于场地南侧并呈长条状布置,最大限度地空出北面用地作为市民室外活动场地,集中的北部广场成为城市大型庆典活动的场地,为建筑体提供了观赏距离,也避免了由于多种文化功能的并置而导致的场地割裂、广场散布的不良现象。广州花都区文化中心涵盖综合会展中心、文化馆和青少年宫三大功能,是集展览、交流、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设计中运用了竖向整合原则,即在竖直方向上将建筑实体与场地划分开来。文化中心的底层架空,设计成市民的室外文化活动场地,由三个圆形交通核心支撑起建筑主体,主体功能集中于建筑的三、四层,像是漂浮在空中的云朵,为底层文化广场提供了遮蔽和空间限定。

2.3城市文脉的延续

文脉主义强调通过形体、空间、装饰及细节的处理对城市环境中的历史、自然要素进行复制和转译,以求建筑与城市在视觉、心理和环境上的传承延续。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沃克艺术中心新馆是一个追忆历史、延续新老城市空间、探寻城市记忆的实例。新馆设计中保留了原馆的精髓,通过透明的玻璃幕墙,将博物馆和熙熙攘攘的都市丛林连接起来,建筑物悄然融入城市生活,使新旧两馆之间的衔接更为自然,体现了新旧完美统一。日本山口县的情报艺术中心的主要功能包含了剧场、展览空间、小电影院和市立图书馆。建筑造型摒除了大都市文化建筑的刻板印象,而呈现出波浪形的立面形象,设计中将山峦的起伏变幻作为城市的自然文脉,内部空间尺度的转换,建筑三个“山头”的大小高低变化对应着山峦的脉势,与其所在基址环境中不远处的山峦产生了极为协调的美感,同时也极好的适应了内部空间的需要。

3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策略(表2)

3.1规划设计层面:空间减法――核心公共空间的营造

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空间》4)一书中说:“控制图底关系的目的在于建立不同的空间层级,理清地区内的空间结构。”空间减法是指利用图底关系法则在整体空间布局的实体中减去虚体空间,利用虚体空间组织、串接各功能空间要素,该虚体空间可以表现为下沉广场、台座广场和庭院等,这些虚体空间往往成为整个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核心公共空间,有效的集约组织了主入口广场空间。日本神奈川县的的湘南台文化中心5),含有儿童馆、文化馆、剧场、体育馆和天文馆等多种功能,长谷川逸子将70%的功能空间埋于地下,地上部分则利用空间减法获得虚体空间――场地中部的下沉式庭院,创造性地将人流引导至场地内部,营造出室外核心公共空间,进而通过下沉庭院组织各场馆出入口,人流有序而不紊乱。河南省信阳市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中心6)的基地呈方形,建筑物在方形块状布局的基础上在东侧挖减出内广场,成为了建筑群体的向心空间,三栋单体建筑均向该广场设置主入口,而将次要入口设置在临街的外侧,有效地组织了公共空间层级序列。

3.2建筑设计层面:统一基座或屋顶――建筑整体感的塑造

统一的基座或屋顶是最为常见的建筑整体感的设计策略,它使得零散的体量在同一建构语言下得到规整。卢塞恩文化中心7)的三大功能体块:音乐厅、会议中心和博物馆的外立面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材质主体――水平、消隐、网格,表达功能的差异性,而巨大的屋顶则使得文化中心显现整体化,室外公共活动空间被这上边界给确定下来,具有很强的场所归属感,镜面般的金属屋顶反射着卢塞恩湖的粼粼波光,使建筑消融在环境之中。广州市的萝岗中心城区文体中心包含大剧院、图书馆和档案馆三种功能,整体空间布局由传统的岭南庭园余荫山房拓扑形变而来,建筑体散布在场地当中,设计结合场地地形,运用立体化的基座平台将三馆串接相连,使其获得整体的形象。烟台文化中心是以上两种策略的综合运用,首先用一层高的基座平台将各部分功能连成整体,平台之上形成三大散布的建筑体量,在造型上分别寓意为历史之石、现代之石和未来之石。立体基座有效地将人流引入到建筑的架空平台内,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半室外空间;而整体大气的屋顶连接板则使得立体平台下的活动有了空间归属感,也使得整体建筑形象流畅动感、大气磅礴。

3.3细部设计层面:统一的形体和细部逻辑

统一的形体和细部逻辑的整体性设计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体母题式设计,各单体高度的一致,组合形成一定的韵律;二是各单体在同一套逻辑的基础上演绎,形成多样的单体形态,是同一造型逻辑的拓扑重构。吉巴欧文化中心的各功能均质地布置于场地中,形成三组“村落”,伦佐•皮阿诺按照比当地棚屋形式大得多的尺度,选取原生材料,用现代技术建造各个单体,尽管建筑自由的分布,但是统一的布局韵律以及形体构成使其整体性强烈并具有当地卡纳克族村落的布局特点,做到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瓦伦西亚科学艺术城的博物馆、天文馆和歌剧院三组建筑并不是一次建成,而是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由于场地限制较少,整体布局采用了有机分散式的形态,三馆自由散布于场地之中,三个建筑均采用了卡拉特拉瓦特有的仿生学造型,尽管建筑形状和体型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肋状结构体又能相互和谐呼应,并通过大面积的水面将三馆连为一体。

4结语

文化建筑综合体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在城市空间中形成紧密联系的、开敞的、复合的共享空间,同时,作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浓缩凝聚城市文化记忆的关键单元与重要节点。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们期待并相信,基于整体性设计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创作理念将在实践和理论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和认可。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