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运用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使得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逐渐成为时展进步的重要特色。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十分注重,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发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指导下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有机的结合创新教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专语文;教学;运用
创新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主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致力于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即经济发展与知识紧密相连的时代。所谓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对同一种事物能够提出不同想法和对思维进行改造的能力,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尺,在教育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创新教育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以此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创新教育在中专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于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提高语文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
语文做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对于其他学科的有效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也有利于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专业技能往往在中专学科的设置中占据最主要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语文课程的地位甚至都比不上英语课程,因此直接导致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教育的不重视。同时,中专职业院校侧重于各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活动也都是围绕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技能水平以及业务水平展开的。换言之学校的工作的重心在于“专业”,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语文课程方面的学习上面大都敷衍了事,不及格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过于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中专语文的课程教学上,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填鸭式”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中专语文教师普遍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往往都是教师主动的讲,学生被动听,学习效果和效率非常低。同时,中专学校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就业,通常比较重视专业方面的课程,对于语文课程重视程度并不高,因此导致教师不认真备课,不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进行,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大都是照本宣课,没有新意。为此教师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将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考核方式过于落后
中专语文的考核主要还是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不少学生对于语文成绩的要求并不高,只求及格即可,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起到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和能力也不能够体现出来。同时,中专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全面的接触过语文基础知识,因此在中专教学中再遇到语文课程时并不感到新鲜,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不少学生还表现出对于课程学习的不耐烦。但是若及时有效的转变语文考核的形式,考核内容加以丰富,在考核体系中纳入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一)在语文阅读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指出重要的段落并进行详细的指导,为保证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不断有效提高,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有针对性的出一些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自主的完成。通常情况下,学生课内学习和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而阅读量的提高与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增长见识,教师也应该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点评。第一,教师要严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第二,将正确阅读方式教授给学生,如默读多思、总结性的精读以及快速阅读等;第三,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实现内容与形式相互转换、反复深化,同时学会使用工具书;第四,指导学生在每次阅读完成后将自己的阅读体会或者心得写下来。
(二)促进学习渠道的不断拓展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单纯的依赖语文教材和课堂上的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渠道的不断拓展。第一,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校园中走出,对社会进行深入的了解。社会原本就是一个大舞台,同样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课堂,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的形式,或者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调研等,选择一些关于产品质量、素质教育、旅游项目开发等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话题展开讨论,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与观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感受以小作文的形式写下来,从而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高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第二,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借此机会多阅读一些有益身心的课外读物,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有效开阔和见识的增长,有利于学习文化知识,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有利于发展发散性思维。第三,教师可以在校园里创办与语文课程有关的阅读社、新闻社、文学社等各种社团,或者自办一些重要的刊物,又或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知识竞赛、写作大赛以及朗读比赛等,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中专语文创新教育的开展。
(三)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专生大多是正在经历青春期或者青春期即将结束的孩子,总体来说叛逆心理比较严重,虽涉世未深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十分敏感,甚至在某些方面非常任性,教师若不能好好的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与学生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深入的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沿着争取的人生轨道发展;另一方面,教学要将教学上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延伸到课外生活当中,给与学生充足的关心和爱护,然后循序渐进的逐步稳定的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实现考核体系的优化,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科学的评定
学生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长期以来都是仅凭一张考试试卷,这种单一化的考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将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有效的反应出来,并且不利于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从而难以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急需要对考核体系进行系统化的优化,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科学评定。第一,采用多样化、内容丰富的考核形式。如:将考试成绩、课堂上具体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教学改革的贡献按照百分比的形式纳入总成绩中,还可以设置特别的加分环节,给予观点独到新颖的学生适当的鼓励,从而极大地带到学生的兴趣。第二,教师在设计试卷时,尽量避开那些标准答案型的题目,多设置一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综合性题目。第三,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摒弃传统的考试形式,测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写作、理解、表达以及朗读能力等,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有效提高。
三结语
创新教育作为时展进步的重要特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以此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创新教育在中专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于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提高语文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目前中专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过于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过于落后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在语文阅读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促进学习渠道的不断拓展、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实现考核体系的优化,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科学的评定等方面探究了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昊林.浅议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7:120-121.
[2]王艳春.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2016,06:106.
[3]张旭瑛.浅议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53-54.
[4]茹风云.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2:50.
[5]赵桂芬.浅谈创新教育与中专语文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0,12:10.
[6]王文艳.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作者:印大可 单位:通辽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