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
一、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陶冶学生情操。
德育与美育相辅相成,德育是基础,美育是有效形式,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德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不像其他技能一样一下就能学会,只有慢慢地渗透到教学中,效果才会慢慢体现,不是填鸭式的填进学生脑袋就能改变他的思想,只能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才能起到真正的德育效果。蔡元培先生提倡美学教育,认为美术教育是美学教育的主要部分,希望以美学教育来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对高中生品德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并具体指出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依托美术教学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型国家的规划梦想,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学生来说,拥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在以后的从事美术的大学生活及工作当中也更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学生及家长没有认清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认为美术教学是有可有无,认为美术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并无实质意义,把重点全放在主课上。因而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就算是美术特长生也是迫于考试,只练就考试的本领,而在思想上忽略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设备和方法比较落后。
高中美术教学不重视,因而也导致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和创新教育。老师用传统的教具(教科书、挂图、摆件)来教学,教学模式简单,学生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进行创新教育。
三、探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
1.在美术课堂教学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的借助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或是有意义的科学教具,丰富教学方式,比如,美术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名家的书画或是音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或是在教室内张贴一些教育意义明显的教育印刷品。教师尤其注意要根据不同的审美元素及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审美形态进行细化的分类,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美术课后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在美术课后,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外作业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比如让学生进行一些临摹作业,教师可以留一些名人的绘画塑像教材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同时学生能够在临摹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名人的英雄事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辨别美丑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可以根据社会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辨别失误美丑方向的感染和熏陶,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辨别美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创新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1.坚持学生的主体性,设计有效的美术教学。在对高中生进行美术教学的创新时,首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讨论或是问答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这样恩那个为学生营造一定的空间,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为高中美术教学创造一个好的开端。
2.利用多元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观察和想象是对他们情感和思维培养的最好方法,因为只有学生认真的观察和想象,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的思维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多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的教学,通过生动的图文提高学生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3.合理引导学生,创新美术学习思维。传统的美术教学是对学生作业的一种评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创新美术学习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比如在对学生布置一个美术作业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充分的发挥,让他们运用新思维去学习美术知识。
4.提升美术教师综合素质,使美术教学创新有源头活水。要想对高中生进行美术的创新教育,首先应该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入手,教师是学生课堂教育的引路人和指挥者,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之前首先应该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所以学校首先应该培养教师的创新教学的意识和方法,保证高中美术美术创新教学更好的实施。
结束语
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的整体状况,在加上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素质正处于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道德素质塑造的关键时期,所以,对高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美术课程是一个传递美的观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素课程的时候,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促进学生道德和知识的同步发展。
作者:吕吉雕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日升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