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高校化学教育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1.信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信息化社会的特点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了解信息技术对大至整个社会发展、小至自身学习生活以及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影响。要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教师岗位,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指导下,优化教学过程,正确认识自身角色,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培养创新型人才。
(2)要强调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要勇于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具体问题,要有为改进教学而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欲望,要有在未来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程融合,大胆尝试新技术并用于教学改革,要有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3)要让学生具有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并能对获得的资源进行辨别和评价,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尊重信息资源的所有权、版权,要遵守网络时代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抵抗各种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自觉维护公共信息资源的安全。
2.信息知识及技术
(1)对计算机基础、多媒体、网络等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比如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和声音软件的一般知识;特别要知道常见的化学专业软件,如ChemWindow、Chemlab等软件;要了解网络基础知识,特别针对化学专业网站、化学教学资源要有较多了解;要了解常用的网络数据库,如知网、万方、超星,并能获取需要的文献资料。
(2)信息技术能力是师范生能正确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具体包括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制作课件、网络资源利用能力。要求师范生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可进行试卷排版、论文撰写、分数统计排序、学术交流等操作,其中PowerPoint还是使用最多的课件制作工具之一。课件制作能力是师范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有不少抽象的理论概念、不宜实现的实验、危险性较大不宜观察的实验等知识,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地阐述这些知识,形象展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从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考虑,我们往往建议学生精通一门,另外可制作化学空间动画的3DSmax、修改图片素材的PhotoShop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掌握。网络资源利用要求师范生能轻松自如地利用网络获取资源,并能对学习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快速有效地检索资料,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筛选,通过掌握的软件工具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能通过网络与他人开展协作学习等。
(3)整合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改变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的利器,同时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师范生能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的各种学习环境,如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各种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三个层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紧密联系。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师范生对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重要性的自我认知,对开展信息教学活动的各种感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信息知识和技术是指师范生对信息知识的了解和对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运用,包括信息的特点、规律,还有信息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在问题解决时各种技术的应用。信息问题解决的整合创新能力是指信息化环境下确定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搜索和获得解决问题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加工,最终整合信息与构建问题的解答而成为信息作品,最后是评价和展示信息作品。
二、高校化学教育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1)重视相关课程设置,多种途径促进师范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学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是保证师范生进行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应体现出信息教育的渗透。我们根据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考虑到具体课程设置及时间的要求,对内容进行增删,删去过时的内容,增加教学实习中实用知识,尽量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要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化学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理解信息技术对将来的教师岗位的重要性,研究优秀的多媒体化学课件作品,欣赏成功的信息化教学案例,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或生活问题等方式。
(2)利用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意识和情感培养信息素养所需的能力不应该脱离课程,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促进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的内容显性或隐性地贯穿于学科课程,让师范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使师范生对信息技术产生积极的内在需求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3)加强学生课外信息实践活动,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利用学校、院系、班级开展各类信息实践活动,比如多媒体课件比赛、网站设计等,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全国类的比赛;请中学化学优秀教师来开展讲座沙龙,鼓励学生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些活动既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同时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效果提供了评价依据。
作者:陈亚天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