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一、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因
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形式,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现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把现代的创新精神与传统的就业观念结合起来。创业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第一,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大学生创业都是受学校、政府的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显得很被动。高校没有把大学生培养为有创新精神的人,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很被动,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采取“从众行为”,他们普遍把就业的出路局限于考研、出国等,找工作时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单位或者做稳定的事,对就业问题比较恐惧,采取普遍的消极创业态度。第二,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经济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技包装自己的内在。第三,是大学生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的客观需要。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日益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放弃专业特长参与就业竞争已成为普遍现象。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只有掌握一门技能,才能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实现贵阳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贵阳也同样面临着大量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的难题。为此,必须为毕业生多谋一条出路,创业就是缓解毕业生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贵阳高校如何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就成了关键。本文针对贵阳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1.建立可调动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
贵阳以前就有一些高校的学生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在外开始准备创业,但是在继续学业与创业机会这两者间,很多学生往往选择了继续学业,而等到学生毕业时他们的创业思想已陈旧,创业激情已丧失。而今,教育部已经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信息,这不仅给了广大学生创业的机会,也为贵阳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即贵阳高校建立起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先休学创业,待其创业有一定雏形之后再返校继续完成学业。
2.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贵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局限于大学生创业培训或指导课,而且此课程一般只有4个课时。单单上几节课,没有形成一个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贵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建立创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目标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即是教育就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个教育目标应该是和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保持一致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它不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教育,因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为企业家。目前,贵阳高校举办的GYB、SYB等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相关活动已经受到高校领导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由于涉及面窄、专业老师少等缺点,不能使多数学生受益。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大学生,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各高校要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部门。一般来说,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以教务处为主的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方式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学科创新竞赛活动等;其二是以学校团委等学生部门为主的组织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开设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组织鼓励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其三是通过学校创新科技园等部门共同协调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一些初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理论、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但贵阳各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结合各校自己的现状及特色。因此,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素质教育的通识性,需要面向特定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校本特色开发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也就是开发校本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离不开实践,创新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高校应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实习实践条件,逐步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多层次、覆盖广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比如: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方案设计,二级学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其中专业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学生参与科研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在专业实验室等场所完成。
3.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省外已经有很多大学建设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大促进了大学创业发展的成功率,贵阳高校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创设一个大型的创新创业园,可以借鉴钦州学院创办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5]。由贵阳各高校联合提供一栋创新创业园的办公楼,将创新创业的项目集中,坚持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重点扶持原则,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指导。总之,本文在对贵阳市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于贵阳市高校将来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作者:蔡杰 石美 刘芸 单位:贵州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