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创业教育论文 > 职业师范学校创业教育论文

职业师范学校创业教育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21 17:17:00人气:406

1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分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分析事物之间关系的基础,因此在分析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关系时,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概念。

1.1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概念

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1991年东京会议报告认为: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他们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从上述两种定义看,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而后是培训创业技能。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转变和更新观念,从而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更强调对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也促进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专业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专业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校性质,按照学科门类或产业技术类别划分的,因此专业教育指注重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旨在培养某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专业教育是依据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评价,并以此引导社会就业走向,促进社会、人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1.2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1.2.1专业教育奠定创业教育的基础

创业教育绝非“企业主速成教育”,激发个体内在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这些意识、精神和能力是隐性的,不能直接传授,只能通过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以熏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教授,而这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内含于专业教育之中的。专业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承专业精神文化。因此,要获得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依靠专业教育。否则,创业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创业教育必须依据专业教育的规律,将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并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创业所需的能力结构,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

1.2.2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培养只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其结果是导致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被隔断,形成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严重制约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事实上“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处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关系方面,避免了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相融,创业教育使专业教育回归到“育人”和“训技”的统一。创业教育注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构有机关联的知识。通过相关联的知识,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提升他们的洞察、选择、整合和集成创新能力。专业教育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创业需要,这就是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引导和调控。因此,创业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能使专业教育与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育相统一。

2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2.1开展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求大学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学校要推进创业教育。为了实施《规划纲要》的精神,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在201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了使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落实,2012年8月教育部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创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创业教育教学的途径是要结合专业,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是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创业教育教学的考核是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中去。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落实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结合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2.2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成为创业教育的母机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以培养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师资为主,他们需集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和师范能力为一体。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既是培养创业人才的基地,也是培养创业教育师资的基地,更有必要开展扎实的创业教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弘扬和传承创业文化,培养创业型人才和储备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作为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职业师范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从传统上的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大力加强对职教师范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引导和支持帮助职教师范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创业教育工作,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只有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让职教师范生拥有良好的创业素质,为以后传授创业知识和实践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创业者,更要关注为社会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发挥创业教育母机的作用,在全社会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辐射源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发展空间。

2.3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创业教育要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只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才能适应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由被动求职、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或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要实现上述目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在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创新和实践,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摒弃陈旧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加大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课时的比重,建立健全适应鼓励创新和激励创业的评价体系。

2.4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一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指导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要引导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指导学生开办企业,是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身开办企业,这不仅实现了学生自身就业,还将带动身边其他人才和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

3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3.1贴近市场需求的专业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设的技术师范类专业绝大部分是面向社会行业的对口专业,并且大部分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应用性专业优势,把创业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具有创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层次应用人才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依据自身所学专业创办企业和到自身专业适应的地方建功立业。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相比,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兼具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他们善于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创业教育,一旦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可以继续传播创业思想、传授创业知识与技能和传承创业文化,培养具有创业素养的人才。

3.2校企合作的社会资源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职教师资,通常都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合作企业本身就是创业典范,具备深厚的创业积累、丰富的创业经历及熟练创业技能的创始人、各方面的专家等。他们不仅能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专业性指导,也能为创业教育提供较多的平台。学生也可以深入到企业之中的某些部门任职,积累大量的实战经验,为以后的创业活动打下基础。这种校企互动的方式是创业教育所必需的,也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最大优势。

4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育的模式

4.1创业素养成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因素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一体化”职教师资,但在具体表述中没有把创业素质涵盖进去,导致创业教育在培养方案中难以体现。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从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在保持不同技术师范专业特有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培养具有较高创业素质的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4.2课程模块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

创业类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开设创业类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职业技术师范学校课程一般包含通识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没有单独设计创业类课程。为了加强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专业特点开发创业类课程,即要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依据专业特点以通识课程或专业课程必修课的方式新增专业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这样可以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既把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又加强了专业课程的建设。创业类通识课程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品德、创业技能、创业精神等。创业类通识课程一般通过传授创新方法、案例研究和在课堂上引进企业家讲座等实现。创业类通识课程还可以通过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实现,如可以根据学校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性地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如企业家讲座、创业计划比赛、创业俱乐部、创业项目援助、创业夏令营等。

4.3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内容

创业素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生理等五个方面。可根据专业特色,将创业素养分解为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并将其渗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讲授和实训得以实现。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专业课程内容中,例如在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对本专业创业背景和本专业创业案例,使专业课程具有创业导向的功能。专业教师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岗位创业知识,渗透创业内容,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素养,从而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4.4专业实践模式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专业实践模式是指通过专业创业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创业素质。高校实践专业创业项目有两个途径:一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这种途径一般是通过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心或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基地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创业知识。基地教师可以做创业技术顾问,为学生围绕专业领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二是依托教师应用性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应用科研工作,既可以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可以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一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开启创业之路。

5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育的保障措施

5.1树立一种创业教育的理念

要真正推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前提是要转变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实现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师要明确创业教育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专业教育,而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或开办公司,更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不是阶段性教育,而是贯穿教育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教育。只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师树立了上述创业教育理念,才能在专业教学全程中传播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技能,才能真正做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5.2营造一个浓厚的专业创业文化氛围

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促进剂,能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践行创业教育。一是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通过科技竞赛、创业设计等活动,让学生享受创业氛围。二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如建立校园废品回收公司、校内职业培训公司等。三是设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制定校内创业支持制度。四是重构学业评价体系,学业评价指标体系要包含创新创业能力的指标,比如对学生的小发明、设计、论文等创新成果以及学生开办自营店等,可以用学分的形式进行考核。五是加大创业学分比重或实行弹性学制,如鼓励学生通过创业完成创业学分,可以采用弹性学制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灵活的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5.3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因此,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应该来自专业教师队伍,但目前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研究和执行创业教育的不是教学部门,而是学生管理部门,结果进行创业教育实践的主力军不是专业教师,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当务之急。创业教育既要有理论的先导,又要有实践的检验。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既要培养注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师资,又要培养创业实践型师资队伍。理论型师资要更加注重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精神示范。实践型师资要更加注重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案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形成拥有高水平创业师资的良性机制:一是专职或兼职招聘一批有成功企业经历并担任过或仍在担任企业管理职务的人士出任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创业教师。二是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创业实践经验。三是鼓励在职教师参与与专业相近的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5.4执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产品生产和研发、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院的技术创新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成为人才培养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产学研结合把企业和高校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学习体和创业共同体。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学生到企业去进行实习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依托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志。推行产学研联合的培养模式,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既可以提供咨询,还可以提供技术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得到锻炼,提升自身的创业素养。

6结束语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之上开展创业教育,既是贯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见的需要,也是自身优势的充分体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必须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打造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董显辉 程卿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