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的改革和发展关系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部分。作为专业认证的最低标准,工程教育认证不仅强调“择优”,更强调普遍性,要求认证专业的所有毕业生必须要达标。工程教育认证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二者的关系,促进工程教育改革走向良性发展。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改革
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其认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专业性极强。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从事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资格。工程教育认证主要是对相关人员是否合格的一种评价,是评价的最低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是工程技术人员合格的最低门槛。工程教育认证推动了工程教育改革,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提高工程教育在国际中的地位。
1工程教育认证促进教育理念不断转变
1.1以学生为中心
工程教育专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很高,其培养人才的目标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课程设置要结合职业需求进行,还要有完善的师资队伍与实习条件。工程认证也需要全面围绕学生开展。由于工程教育实践性较强,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具备专业的方案和计划,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每一步骤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相关配套设施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素质培养,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注意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认证时刻要注意与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学生毕业时相关认证与评价都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并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需要认证的专业必须要进行举证证明,使人才的培养能够符合要求。以目标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虽然是认证的最低门槛,但也同样是基础。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围绕培养目标开展,使学生毕业时能够真正有所收获[1]。在实践过程中,相关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较大。这是因为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有差异,课程体系不完善,或者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制约人才的培养。教学方式的不完善与较少的教育经费同样是实践中的硬伤。人才培养需要围绕培养目标开展,教学要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方法和相关制度。
1.3坚持所有学生达到认证
工程教育认证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因此要坚持所有的学生通过认证,这也是衡量专业学生是否成为合格毕业生的前提。要注意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因为工程教育认证不是“掐尖”或者“择优录取”。这也就意味着工程教育认证的每一条都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其实现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落实,方能促进学生达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很重要,完善的评价机制也是确保所有学生达标的保障[2]。
1.4提升教学质量
工程教育认证敦促着专业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工程教育认证促进各位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教师要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并见到成效。因此,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鼓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2工程教育认证促进人才培养标准化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于所有认证专业的要求是基本的,因此如果专业不能达到这一最低标准就意味着不能通过认证。专业若要进行认证,必须要符合各项要求,尤其要注意将本专业的优势发挥至最大,否则易出现认证专业同质化的趋势。工程教育认真对专业的各项要求十分细致严格,甚至细化到每一个课程的学分和名称。这种细化并不易于人才的培养,也可能会对工程教育改革起到反作用。工程教育认证对于专业的要求会使得一些专业将精力放在认证的普遍要求上,而忽视了自身的独特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有些专业认证除了有通用标准之外,还进一步强调了个性化的要求。为了避免过度细化要求课程限制专业的发展和改革,认证要赋予各专业课程改革的灵活性和自由性,避免出现认证专业同质化。此外,为了使认证有实效,反应出专业的实际水平,最好能够结合相关企业的发展,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对于申请认证的各大高校专业而言,如果只为了过认证而认证,丧失了自身专业的特点,那么这样的认证意义并不大。忽略了自身专业特色的专业认证只会带来大批“雷同”专业,这样也会降低工程教育认证的质量。中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有所更新,不能一成不变,认证是为了培养人才,那么就需要工程教育认证能积极引导工程教育改革走向良性阶段。高校的工程专业能够获得认证,就意味着这个学校的工程专业有培养人才的资格,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不能小觑工程教育认证的作用以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工程教育认证将不断促进这些专业对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的含金量,使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加明确。
3结束语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工程教育改革具有很大的影响。为确保高校专业更有质量,人才培养能落到实处,使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工程教育认证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专业同质化的现象。工程教育认证是专业认证的最低门槛,具有基础性,但同时更意味着各工程专业需凸显出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姜宇,姜松.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6):105-109.
陈辛鹏 沈阳理工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