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融合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许多高校立足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实质需求,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融入主题教学环节,不断的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其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关注简单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最终导致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不容乐观。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条件,深入分析这一教育环境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融合要求及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党建工作;有机融合
一、引言
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许多高职院校教学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着眼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新调整传统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向,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之间的完美结合。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创新创业教育与该工作之间的融合符合学校教育实践的相关要求,能够更好地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及优势。高职院校老师以及管理层需要明确前期的价值目的,不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之间的完美融合,在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的引导之下构建公共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之间的结合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高校首先需要以党建服务功能的发挥以及利用为基础,营造良好的生态和运作环境,了解新时代背景之下党建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功能,保障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与其他的管理工作相比,党建工作的引导价值和教育作用非常的明显,在将党建工作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联系的过程之中,每一个参与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优化升级,积极的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思路。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的前提
首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存在极为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拥有共同的使命,对于高校自身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尤为关键,这一工作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老师必须要以创造性的教育理念为主体,积极的开拓全新的教育思路以及领域,将多元化和趣味化的教学元素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环节,更好的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和影响,真正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创造性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变革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学校领导者需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要求,分析新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责任以及使命,以培养综合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落实不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其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在目标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以及相似性。创新创业教育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该教育环节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创业精神为主体,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创业人才。老师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之前需要以学生目前的创业能力为基础,分析团队合作、创业文化、创业品质以及创业意识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将创业知识以及技能融入该工作之中,明确前期的目标定位,从整体上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保障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提高个人的自主构建能力。如果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么对于学校党建工作来说,实质的教育目的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体,关注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价值取向以及思想理念上的引导。最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存在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能够更好的体现两大教育环节之间的共性以及优势。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更为丰富和多元,许多学校将创造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融入其中,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量避免党组织之间的壁垒,将统筹协调以及资源的利用相融合,更好的促进不同管理资源之间的流动以及共享。另外在构建组织架构的过程剧中,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实现了兼容开放式的发展,不再以简单的条块分割为主体,而是积极的实现集约共享,在运作模式选择时,高校也开始积极的实现不同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备受社会公众的好评以及关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之前必须要注重对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分析以及研究,积极的构建开放性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平台,将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创新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指导融入现有的党建工作之中,不断实现创业导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积极组织开展不同的教育实践活动,保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够融为一体,从而完善现有的教学框架和体系。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径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之间的有效融合对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实质条件,通过对时展按趋势以及内容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来掌握正确的融合技巧和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推动党建工作的大力落实。
(一)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服务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要以目前党建工作开展的实质情况为依据,关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党组织在整个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参观、讲座等活动,保证学生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从而在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引导之下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老师需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为主体,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水平。其中学校党组织需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的落实情况,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和服务价值,保障高中学院校的管理者以及教师都能够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条件,不断的创新现有的创业内社团建设以及发展思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之中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
(二)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教育功能
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之间的融合对老师以及学校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落实这一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要注重细节元素的分析及解读,以发挥党建工作的教育功能为主体,积极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其中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将改革与创新相联系,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保障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全面协调,更好的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思想理念的融入尤为关键,学校领导需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融合要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挖掘高校党员创业先进典型事例。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手段的应用来弥补学生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上的不足,全方位的落实不同的宣传报道工作,以此来营造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环境的引导之下主动的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
(三)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
与其他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将创新与创业相联系,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掌握正确的创业技能和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在反复实践以及运作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尤为关键,高职院校需要以党建工作为着眼点,积极的引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校外资源以及校内资源,充分的体现校企合作的优势,保障整个课堂氛围的创新性以及有效性。其中不同学科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有所区别,学科老师需要体现学科的创业特色,积极促进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之间的结合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师需要以不同的教育环境为基础,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以及条件,抓住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内涵和要求,以此来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史晶.党建工作视域下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9(10):84-86.
[2]黄恒宇.论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以材料类专业为例[J].化工管理,2018,503(32):157-158.
[3]张雯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路径研究――以经贸类专业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8,20(6):123-126
作者:朱春福 罗晓东 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