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我们逐步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学习奠定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思政管理;教育模式;新媒体背景
一、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管理现状
(一)从思政教育管理教师角度来看
一直以来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管理活动中,都沿用的是传统的教育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平衡传统教育工具与新媒体教育工具之间的问题,是思政教育管理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在新媒体时代下,广大教师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应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管理活动结合在一起,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努力和学习,掌握新媒体工具,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提供服务。不仅如此,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上所充斥的不良信息和不良思潮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使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受到了不良影响,极大的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权威地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更乐于通过新媒体工具来实现思政的学习和自身三观的改造。受工作方法和教育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思政教育管理者一直处于被动的教学地位,难以实现思政教育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在网络这个巨大的虚拟空间里,暗藏着很多灰色地带以及监管漏洞,虽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因素,大学生在日常的应用网络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充斥着色情暴力的音频和文字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存在给大学生思想世界的改造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不利于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还会使大学校园里弥漫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不仅如此,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介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大学生在寝室内就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实现与外界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这种做法虽然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宅男和宅女,使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障碍,不利于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网络环境中也充斥着一些虚假信息,包括诈骗和非法买卖等违法犯罪活动,侵害了广大大学生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形成。
(三)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新媒体技术带来了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三观形成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还会使得部分大学生走上违法的道路。与此同时,信息的传播由于缺乏国界线,国外的一些价值观和思潮也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的传向我国,包括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干扰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政管理活动的开展对策
上文已经提到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对于高校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的三观得到侵害,甚至还会导致大学生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上,因此,如何面对这些负面影响,做到甄别信息,去伪存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从教学者的角度来看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当转变以往落后的管理观念,坚持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顺应时展的潮流,灵活的运用新媒体的思维方式方法与广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还应当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将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其次,高校还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能够灵活的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思政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并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的更新自身原有的陈旧的知识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社会发展的栋梁,应当积极主动的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树立远大理想,通过不断的坚持不懈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知识积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使自身的不良习气能够得到摒弃,为人处事的本领能够增强,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不参与任何违法乱纪的活动。在新媒体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自身德育的建设,使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能够甄别信息,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
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大量的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信息,并通过设置专门网站和官方微博等形式,搭建网络思政教育的平台,通过不断建设网站的方式,突出思政教育管理的主题和重点,充分调动广大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教育管理者应当实现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拓宽思政教育管理活动的影响力,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广大高校大学生推送国家政治新闻和时事新闻等等,并组织大学生进行评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大学生能够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身的头脑,提升广大高校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入社会提供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教师来说,新媒体技术时代背景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思政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思政教育管理活动水平是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通过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观念,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活动的内容等方式,可以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活动水平的提升,并使思政教育管理活动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霞.高校思政课运用新媒体效果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12):69.
[2]钟培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33-35.
[3]张文博.如何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4):103-105.
[4]陈娟.基于微博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初探[J].亚太教育,2015(13):160-161.
作者:赵媛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