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启蒙教育论文 > 声乐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声乐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27 07:13:00人气:617

摘要:声乐教学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中职学校仍以单一式、刻板式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与理念同实际相脱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创建中职学校新的声乐教学体系,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需要改善中职声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本文主要对提升中职声乐教学质量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中职声乐教学中职音乐教学质量策略

一、中职声乐教学要结合学生们的个性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们普遍具有思想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且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控能力也很差,没有专业知识作为指导,对深层次知识缺乏理解能力。为解决这一现象,中职声乐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生因不同年龄而知识接受能力不同出发,以学生们的身心成长规律为依据,开展声乐教学多元化,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一)声乐课程开设多元化,进行分组教学

中职学校声乐课要尽量实现多元化的开设形式,将当下流行的小组课有效地与个别课相结合,并应用到声乐教学实践中来。在声乐课中开展小组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效的观察教师在进行个别辅导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是如何进行指导的,在教师教导过程查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完善自己来增强自身优势。个别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声乐专业的技能水平,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声乐技巧,提升声乐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这两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并有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声乐素质,提升中职声乐教学质量。

(二)在声乐教学中,将理论课与艺术实践表演课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中职学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时常忽视对声乐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的演唱技巧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声乐基础理论和声乐艺术实践的齐头并进。所以,中职声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建立科学且完善的、层次分明的系统声乐理论知识体系,加强指导学生们的声乐专业知识,有效地将声乐知识运用到声乐艺术实践表演中去。

二、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声乐文化修养

(一)以读书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声乐文化修养

歌唱作为声乐的基础,但声乐却不仅仅只要唱出来就可以的,它是一门需要积累文化基础的学科,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多多引导学生们阅读与音乐相关的书籍,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声乐文化修养。

(二)通过运用科技信息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在声乐学习方面还处于启蒙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学。能将看、听、学融为一体的多媒体就能满足这一教学目标。声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声乐名家的演唱视频和音频熏陶学生,通过名家的经典演唱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同时也让学生们边听边看边模仿,只有在模仿中才能有效掌握演唱的技巧,从而培养了学习声乐的兴趣。

(三)转变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们的参与性,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与积极性

在中职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们的个性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明显的参与感和被重视感,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

三、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加强声乐技巧的学习

(一)中职声乐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正确歌唱姿势

在进行声乐歌唱时,歌唱艺术效果是受歌唱姿势正确与否影响的,因此在声乐课上,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歌唱姿势。在歌唱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将两脚分开半尺左右的距离,双腿要稳稳站直,端正头部,杜绝耸肩、含胸、眨眼嘴歪等不良习惯。

(二)在声乐基本功的学习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呼吸方式

歌唱时,错误的呼吸方法也严重影响着歌唱效果,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呼吸方面进行严格要求。歌唱时的呼气方法与平时的呼吸是有一定区别的,只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将一首具有抑扬顿挫表现力的歌曲出色完成。所以教师在声乐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将单纯性呼吸和发声中呼吸两种方法进行交替训练,只有进行有效的大量训练,才能使学生在保持稳定气息的同时,让歌唱表演更加出色。

(三)中职声乐教学中,引导学生练习混声歌唱

混声歌唱,是指练习和歌唱时使用头腔和胸腔共鸣的混合音,使用这种混合音的原因,是因为这种声音不但具有真声的明亮与力度,还具备了假声的柔和与圆润。在歌唱时,如果能有效地使用这种混声,那么在歌唱过程中,就能使声音更加圆润、流畅、优美,在使声区统一的基础上,让声音更具有穿透力。声乐教师在训练学生们发出混声时,让学生正确掌握真声和假声中三个高、中、低声区的混合比的基础上,有效的将声区转换后的声音进行统一。为保证歌唱出来的声乐更加动听、优美、协调,声乐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混声时,可以采取哼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头腔、混合共鸣的歌唱感觉。

四、在中职声乐教学中采用精准形象化的语言

在声乐的教学中,它没有器乐那种直观教学感受,学生无法通过直观感受到声乐歌唱技巧,只能通过聆听教师演唱和教师的语言描述,来进行发声原理和歌唱技巧的理解,在品味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表现优雅的声乐艺术形象。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符合逻辑的精准且形象的语言,在顾及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便于学生们理解专业的声乐用语,所以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在扩展自身知识范围的同时,也要丰富自身的教学语言,尽量将难懂的专业知识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转模糊为生动,将晦涩难懂的专业声乐知识建立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增强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如,为达到更好的歌唱训练效果,采用启发与感觉的方式进行声乐教学,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性动作与感觉应用到歌唱练习中,让学生们真实的体会专业的发声状态。

五、中职声乐教学中,有效的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有人说声乐在音乐学科中是最难教,也是最难学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不具有其他学科的直观性,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依靠歌唱经验与演唱感觉。但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在多媒体上播放音频和视频,就可以充分将抽象、模糊的声乐变得更加直观。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技术将声音进行分析,让声乐教学更加直观。例如,将学生多次演唱的歌曲录下来,通过技术将录下来的歌曲中的音高不准的地方裁剪下来,在对学生指导时指出问题,再将这段音高不准的音频进行修音,修音后再播放给同学们,让学生们在听觉上树立音高的准确意识,指导学生们如何调整歌唱状态达到标准,如何调整气息、打开烟腔等。通过这种现代技术手段,使学生们更好地实现在歌唱状态下达到音高标准,而不是为了达到音高而生硬的进行练习。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职声乐教学也需要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针对新形势下的中职学生,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在以学生实际个性为出发点的同时,转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利用现代化技术,更好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声乐综合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李明兴.浅析中职艺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黄河之声,2012,(10):38-39.

[2]康楠.浅析中职院校声乐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开展策略[J].北方音乐,2017,(24):160.

[3]古力巴哈尔•玉素甫.中职声乐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3):179-180.

[4]安静.中职声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41-

作者:康国军 单位:包头艺术职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