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环境构建
1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主要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短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三种形式,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会计档案的安全等原因,导致一些行业和企业不愿意接受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参观实习和短期教学实习,因而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达不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因此,针对涪陵及周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拟探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的构建
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普通教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好场所是实训室,为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实践环境的建设。
2.1加强校内实践环境的建设
2.1.1建设目标。树立“教学工厂”的理念,坚持立足库区、面向行业企业,建成库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辐射周边地区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基地,包括综合实训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科研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实训基地以校内学生实训实习为主,兼顾科研和会计从业人员在职培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技能比赛等服务功能。具体体现为:
2.1.1.1形成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的实训体系。满足学校1000人以上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校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和岗位综合训练的实训能力,为库区培养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从业人员后备队伍。
2.1.1.2为库区企业在职会计从业人员、移民、下岗职工、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实现基地年培训能力达1000以上,成为库区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2.1.1.3通过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会计电算化建设方案、财务管理咨询和财务软件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建设效益,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2.1.1.4通过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开展教育库区会计类专业的师资培训基地,为库区职业院校提供共享实训基地服务活动,为师生提供综合岗位训练和教学方法,实训技能的培训。校内教学做一体化实践,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来完成的。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训教师岗位职责》、《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管理细则》等管理制度和实训细则,建立满足实训用的资料库、编写会计模拟实训指导书等,开发仿真度高的实训软件,虚拟浓厚的职场氛围的,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我院财经贸易系会计电算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模拟的“校中企”的校内硬件支持平台建设模式下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2建设思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在建设过程中,学院应实行开放式办学,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建设过程的指导,确保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化、岗位化、模块化,让行业企业专家走上课堂,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强化职业素养。
2.1.2.1科学规划:突出高职特色,高起点,科学规划。以《重庆市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为指导,以重庆市涪陵区、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行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为根据,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新建与企业财务核算高度仿真的多个模拟实训室,建成设备先进、管理科学、满足产学研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基地,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素证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硬件支撑平台。
2.1.2.2分步实施:2013年6-8月,编制实训基地建设计划;9-12月,完成实训基地硬件建设。2014年1-5月,完成软件购置、安装、开发培训;6-10月,完成实训实习及职场氛围营造,形成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体化教学中心,达到实训基地建设效果;11-12月,接受验收及示范并推广。
2.1.2.3逐步完善:实训基地建成后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支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与重庆市涪陵区、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广泛开展会计信息化的科学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服务工作,促进会计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会计信息化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并在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同时逐步完善相应的财务及经营管理软件。
2.1.3运行管理。实训基地在日常运行中,一是按照企业化模式运行。基地内部教师和学生全部按照企业方式进行管理,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对企业运作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聘任专业教师担当各部门主管,轮流聘任学生担任各部门副主管,由专业负责人或实训基地负责人担任“模拟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明确职责分工。通过面向社会的财务管理咨询、会计信息化技术开发、财务核算服务等,充分挖掘实践教学体系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经营活力,保证基地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二是突出企业经营理念。制定实训中心运作的建设、服务、管理目标,确立教学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目标。
2.1.4师资保证。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财务及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基地实训指导教师。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财务及管理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校内除了建成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中心等外,还可设置专业文化教育实训室。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同自己的专业。通过会计文化教育实训室,展示会计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和物的故事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计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明白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认同会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与认同感。同时还应设置专业成果展示实训室,用来展示往届学生的作品,比如“凭证”、“账簿”“报表”、“财务分析报告”和“审计报告”等资料。通过成果展示一是让学生在入学时对本专业产生一个心理预期,即:将来我也能做出这些作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认同感;二是在日常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往届学生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更直观地学到专业知识,比如原始凭证是怎样粘贴的?记账凭证是怎样装订的?等等;三是往届的作品可以成为下届学生学习的对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提供素材。再就是我们还可以探索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校中企、企中校”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具体做法是:在校内设立代理代账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代理代账公司可为校内的超市、自营食堂、书店等代账;在校外,可为中、小、微型企业代账。这样既解决了校外企业不能一次接纳大量学生实习实践的难处,又能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置身于企业中,身临其境,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真正实现了教室、实训室和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代理代账公司里对学生按岗位设置主办会计、总账会计、出纳、材料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学生可以轮换岗位实训实践,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微企业的账务处理等。通过这样的“校中企、企中校”的实践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2加强校外实践环境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把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放在企业、放在职场,同时不断加强校外实践环境的建设。我院在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坤涪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市翔丰正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正凯空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我院还与重庆财瑞财务代帐有限责任公司、珀玛会计师事务所、重庆涪陵审计师事务所和宏大税务师事务所及财务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并建立了中介业务实训基地,营造最真实的工作氛围,同时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一体化教学提供最真实的教学素材,最终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缩短专业上和心理上的距离,这个我们借鉴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当地中介机构合作成立会计项目中心,对外提供代理记账、审计等服务,成功引入企业真实业务为教学服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创造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成,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奠定了企业平台,也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常规教学相比,顶岗实习教学学习场地在企业,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还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使其加强对学生岗位技能的指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顶岗实习报告。
3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建设的意义
3.1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的建设
有利于落实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学生就业前实习的必要场所。由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无论是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为满足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需要,使学生一进入企业,就具备岗位职业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实现了这一目标。
3.2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的建设解决了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为学生实践带来的难题。
由于企业担心财务机密的泄露,不愿接受学习实习,也由于行业企业一次不能接受大量的学生实习,所以,使得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通过实践环境的建设解决了这一难题。
3.3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起到了示范作用。
学院通过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环境广泛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与涪陵区及其周遍地区各高等、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共享实训教学资源,为其他职业院校师生和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了会计电算化岗位操作训练,开展实训基地建设经验交流活动,指导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参与企业会计信息化改造,成为区域会计信息化研发中心。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来我院对口交流,在同类专业的兄弟院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3.4实现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目标。
依托学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条件和实践环境为行业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充分运用学校在区域的影响地位和资源脉络,可以针对业界开展短期的专题性培训业务,如,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咨询、研发等技术服务,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对提高涪陵区在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推动涪陵区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有关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得到财政部门领导和在职财务人员的高度好评;这些社会服务工作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企业会计核算质量做出了贡献。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环境的建成,不仅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还能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目标。
4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建设的效果分析
4.1硬件水平得以提高,实践环境得以完善
实训基地建成后能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实训实习,同时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仿真实训实习环境,也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实训基地新增了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小企业会计实训、纳税申报与税务会计实训、创业就业实训,学生就可以受到从中小企业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申报与税务账务处理、企业经营管理、创业就业等全程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让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广泛。同时利用先进的管理水平、较高的技术含量、高水平的实训教师队伍使实训基地成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业务水平。
4.2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得以增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学院为社会输送大量学生成为企业中的财务软件操作能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绩较之前显著。学生在参加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如:2013年6月参加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2014年6月参加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15年6月参加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4.3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由于一体化的实践环境的构建,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落到了实处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满足了实践技能教学的需要,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学生“能用,会用”。学生一进入单位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获得了用人单位好评和社会的认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之前提高了(如图1所示)。我院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5%,比2013届(90.1%)高2.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职2014届(91.5%)高1.0个百分点。在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上,截止2015年6月,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8.57%。
4.4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产学研合作基地
一体化实践环境的建成,年培养技能型人才可达到1000人以上,并为重庆市及周边地区中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提供“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平台。可为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开展出纳、电算会计、税务处理等信息化改造和技术服务,形成企业化运作模式。该实践环境建成后,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平台更加完善,产学研合作更具实力,技术服务更加深入,可在会计核算、财务软件推广使用和经济管理方面与企业合作,在行业企业职工培训、下岗职工、农民工和三峡移民培训等方面更有成效。综上所述,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环境不仅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仅实践和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而且还完善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姜琴 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