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画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动画专业由20世纪时期仅北京电影学院设置的有这门专业到21世纪全国大大小小共600多所院校都设置了这门专业,更有超过1000所院校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但动画专业井喷式的发展并没有为我国动画事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反而每年仍有15万左右的动画人才缺口。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动画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不断地探索研究,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来解决我国动画人才的缺失,培养出更多适合我国动画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动画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一、我国高校动画教育现状
(一)当前中国高校动画概况
中国动画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以京、浙、沪、粤为中心建立起了多个动画基地。尤其“十二五规划”之后,动画产业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专业。各大高校紧锣密鼓地成立了动画学院、动画系等相关专业,通过定制中长期的动画人才培养计划,开始源源不断的为国产动画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得国内的动画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2]动画专业发展的如此迅猛,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动画产业前景明朗;另一方面也令人担忧,欲速则不达,如此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某些高校对动画的教学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现象。学生对于动画产业、软件操作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走出校园、参加工作,做出来的作品只会为了做而做,粗糙而牵强。每年动画制作公司都有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动画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事实是,很多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或纷纷转行。造成这一矛盾现象产生的其实就是我国各大高校本身。企业需要的人才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匹配,往往一个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还得从头开始学习,造成了企业的损失。企业招不到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人才,动画产业自然持续低迷。
(二)中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不合理
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多样化的课程,比如动画艺术、卡通动漫、音乐赏析、场景设计、建筑动画、网络动画等,这些课程看起来分类很详细、内容很充实,但事实上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系统性、科学性。每种课程设置的课时都差不多,所占比重也都相对持平,这就消耗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使其在每一个领域都略知皮毛,失去了专业优势。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知识,但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没有一样是可以拿的出手的。课程设置杂乱。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综合性院校,对于动画专业课程的设置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一二年级普遍是采取简单的素描和美术基础训练,三年级开始接触动画软件和相关理论知识,四年级便进入了毕业创造阶段。这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将四年来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专业性太过局限,无法把握动画的整体创作与制作,有的学生甚至对于动画的专业知识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就匆匆毕业,导致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三)中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动画是一门涵盖了多种学科的艺术形式。作为一名优秀的动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还得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音乐鉴赏能力,还要懂得物理的运动规律、力学原理等相关知识。而我国的艺术教学主要是模仿、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模式。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还是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死啃书本,将学生束缚在条条框框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独自思考的能力。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所绘制的动画效果千篇一律,动画人物不够生动,所创作的角色没有灵魂。动画是一门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尤其是三维动画的应用。很多学生以为掌握了超高的软件操作技术,就可以创作出高水平的动画。其实不然。动画不仅需要精美的动画效果,更重要的是人物要有血有肉、有性格、有内涵。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很多高校还处于闭国造车阶段,使用的教材是很多年以前出版的,软件硬软设施滞后,设备更新周期长,致使学生的兴趣下降,动手操作能力跟不上,与社会上动画公司严重脱节,不能够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因此很难培养出动画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高校动画改革措施
(一)控制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
要迅速改善我国高校动画产业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招聘人才不对等的现象,控制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是基础。对于主管部门来讲,首先要控制招生数量和规模,不要一味的追求利益。各大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目标,找到独有的教学特色,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其次是高考时应该完善考试科目,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创造性的测验,将缺乏艺术素质和基础功不扎实的学生淘汰掉,为具有艺术天分和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深造机会,文化分数也应当适应的提高,会更加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制定科学的、规范的教学体系
由于我国各大院校对于动画专业课程没有统一的命名,因此将课程大致分为八类:(1)艺术理论课程,主要有艺术概论、美术史等;(2)设计类课程,主要有三大构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3)动画理论基础,主要有动画概论、动画原理、运动规律等;(4)动画制作课程,主要有动画技法、动作设计等;(5)编导类课程,主要有编导、分镜头设计等;(6)动画软件技术类课程,主要有三维软件、影视后期制作、音频技术等;(7)高层管理类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动画制片等;(8)其他课程,主要有表演、摄影等。根据教学要求,应该将课程分为三大类: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是专业院校必须为动画专业开设的课程,也是每一位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必修课程是综合性院校动画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且不少于12门;选修课程则是各大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开设的个性化课程,以满足不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
(三)加强高校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是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高校要有吸收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师生比例要合理,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要合理,需既有中青年教师,也要有教授、副教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的比例应当高于85%。其次是硬件设施应与国际接轨。动画需要很多的细节观察,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利用动作捕捉器来捕捉拍摄动作,将这些真实的动作传送至电脑上,再通过仔细的分析与细心的观察,创作出更加真实生动的动画运动效果。学生还应多看一些话剧、电影、相声等,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通过观察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在动画创造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动画是一门动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艺术实践。无论是上课、作业还是考试形式,都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地写生为主,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艺术讲座、国内甚至国际比赛,鼓励学生原创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一部动画作品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学生应该团结协作,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合作精神划为实践的重要部分。每个人在团队里起着不同作用,只有将团队里每个人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动画作品。
三、结语
近年来,动画作品充斥在影视、游戏、网页、APP应用等方方面面,动画主题的影视作品持续刷新各大院线的票房纪录,动画已经成为人类的精神食粮和不可或缺的视觉享受,这对于我国动画产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而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是我国动画产业进步的基础,任重而道远。希望动画专业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能够实现所培育的人才与动画市场无缝对接,人尽其用。届时,中国动画产业一定可以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峰。
【参考文献】
[1]孙珊珊,雷君麟.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07(2):130.
[2]苏智.高校动漫教学研究――试论目前我国高校动漫教学中的几个前沿问题[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1-6
作者:马茜单位: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