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动画教育论文 > 材料动画视觉语言表现形态研究

材料动画视觉语言表现形态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07 01:55:00人气:362

摘要:材料动画作为动画艺术类型中的一支独秀,拥有着经久不灭的艺术魅力,塑造出了一个极具真实感的艺术世界。当材料一旦被加工创作成动画角色,它便被赋予了灵魂,在观众与角色之间建立起情感纽带。同时,容易激发观众心中的共鸣,由材料所营造出的似真非真的虚幻世界让人感受到材料独特的魅力,这也是影片艺术风格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材料动画;创作;表现

材料是材料动画中的灵魂,它让无生命的物体变成生动的艺术造型,这一过程发生在真实的空间维度里,它所具备真实且夸张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其它动画类型无法比拟的。相比于二维动画,它更具立体感与厚重感,不同于三维动画的是,它更具真实感以及可触摸性,并且材料动画的呈现方式还可以为作品平添更多的层次感。这种独特的视觉感受让材料动画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在如今这样良好的发展契机下,探索材料动画的视觉语言,将其运用于作品创作中,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需求。

1真实质感和实物性的语言形式

材料动画最大的特点是带给人们一种真实的视觉感受,这种真实感来自对材料的把握以及材料质感和肌理的表现,而这种独有的质感也正是其它动画类型不能比拟的。材料动画对于材料质感的表现是不遗余力的,为了使画面的形式感更强,更加有趣和丰富,以及材料的质感效果完美呈现,创作者还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从而表现出材料表面质感肌理的变化。在制作过程当中,无论使用任何一种材料,其目的都是为了模拟出角色肌理所需要的真实质感。而不同的工艺处理手法、不同的材料类型,都会造就出不同的物体组织纹理形态,在视觉与触觉上给予观众视觉冲击力,感受到不同材质所带来的肌理材质。真实的肌理质感分为两种:自然肌理质感与人工肌理质感。在自然界中有些材料具有天然的材质质感,例如天然木材以及沙石等材料,它们自身就具备着一定的肌理质感,我们将其称之为自然肌理,自然肌理往往带给人们一种朴实、清新以及舒缓的材质美感。而另一类型的材料则需创作者经过后期加工处理后才能达到特定的质感,例如铁制材料、黏土材料、塑料材料等,它们需要通过技术处理,用打磨、喷涂、电镀等方法改变其原有的材质特征,从而进行更有创意的制作,同时也为材料动画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皮影作品的质感给人一种通透、韧劲的美感,剪纸作品的肌理质感呈现出一种纯净、清新的美感。然而,即便材料属于同一类型但品种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肌理质感,就像泥偶与木偶同属于偶类,但泥偶材质带给人一种厚重、刚劲的美感,而木偶材质却给人一种质朴的美感。黏土动画的制作材料具有柔软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可在黏土湿润未干的时候,通过揉捏和塑型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将作品进行继续打磨,使其在造型不变的前提下呈现出圆滑细腻的真实质感。例如《如梦令》(如图1)这部黏土动画中,创作者对于人物角色李清照皮肤质感细腻的表现、江南水乡墙体质感的肌理制作、凉亭做旧效果的制作,以及片中萧瑟的古琴与枯萎的树枝等细节制作,都非常突出的表现了不同材质之间的真实质感。用淳朴的材料语言将作品中的材质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材料本身所富含的肌理美感也极大的丰富与增强了材料动画作品的视觉体验,对于作品的形态塑造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2独特的民族特色视觉语言

我国的动画创作一直都十分注重从本土文化中吸取养分,材料动画亦是如此,早期的动画作品在内容表达上以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历史题材居多。在创作风格上十分强调民族特色,材料动画中所运用的材料也都是一些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传统材料,例如剪纸、木偶、黏土、皮影等等。各种样式的创作材料促使材料动画的表演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材料动画的多元性艺术特征得到了充分发挥。材料动画在创作过程中,大多数以经典神话故事为剧本进行创作,赋予了影片浓厚的中国民族韵味。比如偶动画《西岳奇童》就是根据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劈山救母》改编而成,木偶动画《真假李逵》改编于《水浒传》其中的一个回目,系列动画《镜花缘》出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镜花缘》之中,木偶动画《崂山道士》是由《聊斋志异》的一个故事改编。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传统材料动画都是根据我国各地民间故事改编而来,比如《孔雀公主》改编于傣族故事、《火童》改编于哈尼族故事、《雕龙记》改编于云南地区白族民间故事、系列动画《阿凡提的故事》改编于新疆维族故事。这些经典名著以及民间故事为材料动画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因此,民间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学对材料动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材料动画在装饰以及服装制作上也充分结合了民族特色,将民族元素巧妙的运用进了动画创作之中。例如经典之作《曹冲称象》的设计风格就十分具有中国特色,它吸取了中国民间传统木偶玩具的特点,同时还结合了京剧中三国人物形象的脸谱来进行制作。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中的角色造型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皮影元素,以及中国特有的窗花元素等一系列古老的民间艺术,人物造型生动有趣,作品风格古朴与典雅,并且该片还运用了明快的色彩,将中国民族特色突显的更为浓厚。在剪纸动画《除夕的故事》(如图2)的美术设计中,也充分结合了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将民间年画的造型巧妙的运用进了材料动画创作之中,使得动画作品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早期的材料动画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民族元素,这正是中国动画的特色,也是材料动画的魅力所在。

3表演性的角色语言形态

材料动画的主要“演员”来自于手工制作的且具有材质特性的角色,但这些材料角色在“演出”过程中并非以自身原有的形态呈现,而是经过加工之后变成符合剧情需要的另一个形态―――剧情角色形态来“演出”的。角色在人为指挥的控制状态下,角色形态语言的表演幅度,表演质量和节奏等,都是显示角色语言形态表演特性的重要环节。创作者在调整动作时,需要对每帧动作的运动幅度与位置变化进行反复斟酌,上一帧动作与下一帧动作之间也需要形成连贯且赋有节奏感的变化。它不同于电脑动画,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姿态进行调控,相反的是,材料动画在表演方面的制作难度远远大于电脑动画,需要对表演对象进行一帧一帧摆弄后再进行拍摄。根据影片的时长以及情节的变化去控制动作的幅度与节奏,才能制作出一部打动人心的动画影片。反之,对动作把控不到位往往会导致角色的表演效果呈现出呆板的状态,并且不同的材料,控制难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可以这样说,材料动画中的角色的表演,在创作者选择材料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剪纸动画和皮影动画中,大多数角色表演均为平面的侧面动作,因此角色不可进行转面以及旋转动作,不能灵活自如地对角色的各个角度进行设计与拍摄,但反而这样的表现为材料动画的视觉表现带来了另一种效果,造就了角色中独有的节奏感以及艺术动感。与此同时,材料动画在创作内容上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形态,角色造型和故事内容不受题材的限制、宽广的选材空间、多样的技术手法,为材料动画的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创作形式的多元化也使材料动画更具趣味性,无论是艺术工作者还是普通群众,都可以融入进这兼具艺术性与娱乐性双重特性的艺术形式中,为材料动画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其表演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思路。材料动画语言的表达是一门艺术,更是材料动画的灵魂所在,材料动画历经了岁月的变迁,依旧拥有它独特的魅力。许多材料动画在创作过程中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工艺,与此同时还引进了新的技术与新型材料。材料语言的综合运用赋予了它灵动之美,其传统材料也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在进步与创新。从单一材料到多种材料,制作形式也在不断大胆革新,材料语言的应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材料动画也逐渐成为大众所熟知的艺术形式。不仅如此,它还与其它各门类艺术紧密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如今,在材料动画的创作中,综合材料的加入,使材质效应与美学观赏性大大增强,使材料动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涵更为丰富,许多材料动画影片的主题表达明确,生动且极具趣味性,与观众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情感交流纽带,加深了材料动画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因此,动画创作者们应探索出更多新的表现形式、语言形式、表现手法、为材料动画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薛钰涵.探析定格动画的传播现状与发展前景[J].传媒论坛,2020,3(08).

[2]任诗蕾.定格动画片中材料的性格特征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9.06.

[3]彭勃.论定格动画材料的艺术表现力[J].艺术科技,2018-07-15.

[4]张月音.定格动画形式特征的研究[J].设计,2018(07).

[5]林洁.中国动画学派定格动画创作的民族审美探源[J].美与时代(上),2019(12).

作者:胡少婷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