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高校建设论文:体育文化建构途径探究

高校建设论文:体育文化建构途径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09 09:26:00人气:539

本文作者:侯雪 单位: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可以说高校的教学活动以及各类科研活动感是整个校园的主体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有效推动下,势必会渗透到校园的全部领域当中。很难想象,如果学生生活在一个管理秩序混乱、文化层次不高、格调不雅的环境中,将会被造就成什么样的人才。因此,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意志坚强的学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和引导,以此来使其与校园主体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样便能够形成具有活力的高校体育文化,进而达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目的。

阳光体育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一)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氛围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各大高校应在校园内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此来吸引学生走向自然、走向操场,沐浴在室外的阳关下,积极参与到各类体育锻炼当中。高校应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将高校体育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中,使每一位大学生都将体育锻炼视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的宣传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施:其一,通过广播、标语、学报、校园网络等媒体宣传体育文化,使学生每天都在耳渲目染中了解高校体育文化;其二,通过体育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传播。应在高校内的所有领域当中均涉及体育文化精神,如谈到学习,应谈论学习与健康、谈到劳动,就应谈论劳动与健康,利用的渗透方式将体育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深入人心,这样有助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

(二)改变传统校运会的形式,定期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文化节

以往传统的高校运动会,基本都是由单一的竞技体育项目组成,这种运动会形式,虽然也能够对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为此,应适当转变这一传统模式,可将健身、竞技、娱乐以及体育文化活动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体育文化活动。这类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原本只面向少数具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运动会,转变为面向全体师生的体育文化活动,并由原本仅仅为了成绩和名次而开展的体育运动,转变为开发学生潜能的体育活动。这些功能的转变,可以使校运会变成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凝聚师生力量的平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促进其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明确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重点

就像每一所高校均有着自己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点一样,在阳光体育运动的环境下,各高校也应以相同的方式对高校体育文化进行建设。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明确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而将这个重点放在群众性活动上还是竞技性活动上,甚至具体到各个特色运动项目上,各高校应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北京清华大学的跳水、理工的男足、华侨的男篮等均是这类名校的体育特色及品牌项目,这些体育运动也都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然而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难以高水平的运动队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特色,为此,应尽可能将建设的重点放在群众性的体育项目上。而无论高校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和建设目标,想要真正做好体育文化建设,就必须建设出自身的特色,这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加强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说任何体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体育器材和场地,这是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若是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体育文化建设不过是纸上谈兵。为此,高校应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可通过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场地及器材的管理等途径,发挥出体育设施应有的作用,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舒适的体育活动空间。虽然目前国内各高校的体育设施与之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相信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必然会得到不断的完善,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也必将更加蓬勃向上。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