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
摘要: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图书馆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能为师生的学习、研究提供重要帮助。随着融媒体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结合融媒体技术为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将是高校图书馆以及未来信息素养教育的一大发展方向。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定位展开探究,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融媒体;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定位;策略
一、引言
融媒体指的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等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媒体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合以及利益共融。”融媒体这一新的媒体宣传理念是时代的产物,其符合现代社会,能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融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的服务方式与发展方向,让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有所改变。下面结合实际,就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做具体分析。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定位
信息素养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指与提高信息素养有关的各项教育活动,如讲座、培训、社会实践等。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广义的信息素养教育就是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与社会技术手段开展的一系列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教育活动,具体如文献信息检索培训、专业数据库使用讲座、新生入馆教育培训等。而狭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一系列有利于个体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基础知识、信息技能知识等丰富发展的课程。如当前有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知识产权课、知识管理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以及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等。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既包含广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又包括狭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要能坚守以下定位:
(一)把握时代特征提高学生信息素质
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要面向学生、支持教学、支持科研以及推动图书馆提升发展。在融媒体时代,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与平台去获取自己的知识。如可以通过订阅号、公众号接受各类推送,可以在贴吧、微博进行社交,可以在豆瓣、知乎上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要能把握时代特征,结合学生的特征与需求来运用融媒体开展各类信息素养教育活动。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微博服务、移动图书馆APP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发展。
(二)支持教学
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要与高校教学活动相对接,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来推动各项专业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开展,让大学生在校能学习到更广泛、更丰富的知识,让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与发展。现阶段,许多高校均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努力。如高校组织图书馆员在课外为大学生开展一系列与信息素养有关的培训与讲座活动,并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权,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与发展需求灵活选择相应活动并进行参加学习。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各类课外教学活动多是由图书馆员自主设计与准备,且培训内容也是比较基础与实用的。例如,如何使用管理软件组织管理信息、如何选择与使用数据库检索文献等,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通用的信息素养能力。除了课外培训外,还有课内教学。由图书馆员和教师共同利用课程为学生讲解与信息素养有关的内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类教学一般是由图书馆员与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为学生设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并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中,使学生通用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发展。
(三)支持科研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师生获取学习与科学研究资源的重要阵地,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作用为全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如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移动数据库,使全校师生能通过移动网络在线获取专业的学术资源,享受到知识查询服务等,从而让科研项目更顺利、快速地开展。
(四)促进图书馆提升发展
图书馆是高校师生获取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的重要阵地,也是全面教育的重要推广机构。在融媒体时代,图书馆要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丰富自身功能,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影响力,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策略
(一)融合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
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教育体系等发生了一些变化。如高校图书馆用于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手段与平台更加多元,微课、MOOC等均陆续进入到高校图书馆教育体系中,为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带来了帮助。但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也还存在教育面不宽,服务对象不广等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在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同时也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与协作,共同为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优势为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活动、信息素养知识讲座等,也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课以及MOOC等为大学生创设在线信息素养课程,充分运用融媒体时代的各项技术来活化教育模式,丰富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与发展。在融媒体时代,高校与图书馆也可共同加快推进移动图书馆建设,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与信息资源建设移动应用、移动网站以及移动教育平台等,使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时俱进。
(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在融媒体时代,移动搜索成为一种重要的移动网络利用模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利用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去搜索信息、获取资讯甚至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高校图书馆要能充分把握这一时代特征,抓住当代大学生开展一定搜索的习惯与需求,将移动搜索纳入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并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为大学生开展相关的培训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如何高效率搜索,如何提高自身移动搜索道德。除增设移动搜索教育内容外,高校图书馆还需结合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学习发展需求,在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融入移动阅读教育。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线上阅读成为他们主要的阅读方式。大学生会利用iPad、手机等移动设备灵活阅读。这种在线式的阅读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方便,如可让大学生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但也会给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世界是自由的,网络阅读内容有优有劣,若学生在通过移动设备在线阅读时不能高效、准确地剔除劣质信息、垃圾信息,那么不仅会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给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要将移动阅读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培养学生的在线阅读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也可帮助学生科学选择与利用移动阅读APP,从而让大学生有更高的阅读效率与更良好的阅读体验。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也要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融媒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拓宽了学生学习平台,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在融媒体背景下,学生可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媒体平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为了使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更加科学高效,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需要的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以及信息分享能力。
(三)丰富信息教育平台与手段
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微信、微课、MOOC等灵活开展各种类型的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效率与水平。具体如,高校图书馆可为全校师生开通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为学生推送消息、文章以及课程等,也可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以此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如在平时,图书馆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发展需求为其推送个性化信息素养学习内容,确保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得到有效满足。在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也可为学生提供课程直播服务,如通过微信给学生推送线上研讨会或线下课程的开展时间、开展地点、教育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兴趣进行报名并参加学习。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同样可运用慕课(MOOC)对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可运用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等移动学习APP来为学生创设优质课程,使学生能在线上接受到优质的信息素养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要求,也符合高校及图书馆发展要求。为此高校图书馆应把握时代特征,根据学生信息素养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灵活运用融媒体时代下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各种形式的、面向学生、面向教学以及支持科研的信息素养教育。
贺丽娜 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