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思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13 19:54:00人气:393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社会也在不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在概述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阐明了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当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且频繁的地方,已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的信息素质教育: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相关检索方法,提高信息利用率,以达到为各项学科服务的目的。一、信息素养教育概述
信息素养也叫信息文化,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个特殊而宽泛的能力,它能将多方面的知识包含其中,并且能够将多个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的传播、分析以及检索都是信息素养中的重点内容。另外,信息素养也是一种通过了解、搜集以及评估利用等方式组成的一个信息知识结构,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调查方法进行鉴定。信息素养由技术和人文两方面组成。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是将人们利用信息的能力反映出来[1];从人文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是反映人们面对信息时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信息素养就是能够了解用户什么时候需要信息、需要何种信息、在何处可以找到信息,并且能够将这些信息有效地利用和交流,使用户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二、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
(一)学科服务的目标能够有效体现信息素养的教育宗旨
学科服务的目标就是以用户为出发点,根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相关内容,向广大院校、工作室、课题组以及教师、学生个体,通过个性化、知识化的手段进行服务,充分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能力。这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宗旨,即信息的利用率。
(二)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素养教育
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信息服务和学科咨询等。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不断开展学习、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等用户群体都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去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信息完成学习和研究。这是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效帮助用户掌握相关信息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信息使用率,以便更好地运用科技的力量来帮助用户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从而有效推动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等用户通过自行查找所需资料,保证资源的针对性和利用率,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促进高校良性发展。三、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一)加大信息素养教育部门配合力度
高校是一个综合机构,要想实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就必须要保证各个部门、院系之间的有效配合。简单来说,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大学生,但是不同班级、不同院系的大学生上课时间并不相同,这就导致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由于时间不统一而造成浪费资源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加大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力度。例如,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向学科服务,教务处就要对各个院系、班级的学生上课时间进行一定的调整,统一安排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从而节约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制定信息素养教育计划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在开展之前,需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度和需求所涉及的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学位的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调查,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所以,在实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地解决,开设相关教育讲座,统一对学生或教师的问题进行答疑,也可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预约,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指导。例如,在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入馆培训方面,可向教师提供一定的用户使用说明书,使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能力,并通过教师传播给学生,实现全面且广泛的信息素养教育,更好地面向学科服务。
(三)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地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图书馆、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各个院系共同参与其中,所以,也需要图书管理员、教师、学生的参与[3]。所以,要想更好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就应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多方面的力量,开展一系列的素养教育活动,大力拓展信息素养实践基地,将各个学科和图书馆的优点互相结合,为广大学生和教师等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使他们能够快速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面向学科服务。
(四)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信息时代下,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对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一般来说,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应设置在图书馆的主页位置当中,学生在进入图书馆主页后可直接点击,进入到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当中,方便使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育效率。另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应向学生提供详细的电子教案或课件,也可设置一定的在线人员专门负责答疑解难。这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能够保证学生直接有效地利用所需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加强图书馆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要想更好地实施,就必须要聚集校方的力量,尤其应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首先,专业教师应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合作,主动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的设计当中。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更加了解,所设计的内容会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地合作并不能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也要加强关于信息检索方面的讲解,避免学生由于不了解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结合实际科研和学习所需,与图书馆管理人员共同设计一定的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后,教师可根据授课特点,与图书管理人员共同设计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抽查,从而更好地实现面向学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六)提高高校信息科技水平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常以图书馆教师讲解为主。这种形式下的授课方法,图书馆教师需要经常重复所讲内容,学生也要抽出相应的统一时间进行学习,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就要不断提高高校信息科技水平。高校所独有的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程序进行改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用户,最终改善教育的质量。四、结语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相对较多,致使部分信息的利用率逐渐降低。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大信息素养教育部门的配合力度,制定一系列信息素养计划,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提高信息科技水平等多个方面,有效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率,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有效促进学科服务的发展。参考文献:
[1]曾晓牧,林佳,王茜.学科信息素养培训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以清华大学数学学科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1):10-13.
[2]徐秀秀,杨寅华,尚珊珊.上海地区一般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3):117-121.
[3]程芳,冯倩然.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比较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4(1):6-13.
作者:刘松年 单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图书馆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