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养教育论文 > 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2篇

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2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31 13:02:00人气:448

(一)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内容

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及心理素质,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第一,医学生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这是一项基本素质,政治信念坚定,才能忠于患者,才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疗机构相关管理者,还有作为未来医生的医学生,首先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做到服务患者,实现救死扶伤的职责。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培养方面,要制定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教育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医生具有高尚的职业素养,才能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并且理解患者的病痛,为其病痛的消除做出更有成效地努力。正如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中所讲到的:“我愿意在判断力所到达的范围中,尽自己能力,恪守替病人谋取利益的基本道德原则……”。

第二,医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因为医务工作者的思想素养和政治素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医学生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在工作中要专心致志,具有坚强的意志及无所畏惧的奉献精神,要热爱医疗护理事业,热情对待患者,能够克服各种医疗条件地限制,在复杂、艰苦的情况下完成各项任务。医学生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有自爱、自尊、自律、自强的品质;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以成为人类健康的捍卫者为荣;具有人类最纯洁神圣的感情,对待病患如同亲人一般。

第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由医务工作者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组成的。作为医学生要热爱卫生事业,忠于职守,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对时间和工作进行科学地安排和穿插,从而能保证医疗工作的及时完成。相反在工作过程中无目标,不遵守医疗制度的工作方式和态度,经常会给患者带来身心的伤害,从而造成医疗事故,影响医院声誉。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服务工作。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定合理的知识培养结构,因此必须制定出符合当前医学发展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养方案。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符合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模式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达到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医学生的技能素质,是指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的实践能力。医学生应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应变应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医学生要学会根据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在校期间就必须积累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医生职业要求医生要有较强的应变应急能力,医学生则需培养自己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如遇到急症患者、意外医疗事件时,才能及时迅速地反应采取措施控制局面。医务人员每天都要与人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完成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只有得到患者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医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医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以及未来的工作中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群进行交流,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上的素质是一个人产生行为的驱动力。行为与心理作为统一体的两个范畴,心理控制行为,行为表现心理,因此对心理素质的提高,也就能对行为素质进行提高。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良好性格以及稳定的情绪、细致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还有准确迅速的判断、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等”,拥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为医务人员的重要保证。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现在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这些过程包括性格、情感、思维、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

“性格”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本作为“特征”的意思。“性格指人在社会的实践内形成的、并且对现实相对稳定的态度,包含与其相适配的、有一定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例如,有些人对人总是和蔼可亲,包容厚道,严格要求自己,遇事果断;另外一些人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要求严格,遇事则左思右想,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等。实践表明,性格会受到现实地影响,或者是在有意识地培养下产生改变,进而更好地培养人的性格。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积极的训练去塑造自我,进而培养出适应医疗工作的性格。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对事物表现出愉悦、厌恶、热爱、仇恨等等。如医学生爱祖国、爱校、爱家、团结同学、自身的荣誉感以及责任心等,均是人们在社会条件中形成的情感。医务工作者的情绪必然会对工作产生具体的影响,积极的方面表现在医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取得成功和满足,能激励自己的工作积极性,热心地为患者服务,并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医学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为以后的工作创造条件。

医生在工作实践中要学会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对事物进行加工。“思维能够反映出客观的事物中一般的特征,以及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人脑对于客观的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过程。间接性和概括性恰是思维过程重要的特征”。综合与分析是概念形成中不可或缺的相关步骤,分析是作为综合的基础和前提,综合是进行分析的一种结果。例如,在临床的实践中,医务工作者要求患者在手术之后应该早起下床进行活动,而患者担心切口疼痛或切口缝线断裂而不敢下床,此时医务人员要对患者分析下床活动的好处,即下床活动能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并且能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切口的愈合等等。因此,医务人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临床工作的重要能力之一。

“意志属于人自觉并且确定目的,并要依照目的支配、调节的行为,进而战胜困难之后,达到预定目的的一个心理过程”意志的坚定,是医务工作者优秀心理素养的一项重要的因素。医学生要有高度的耐受力、适应力、自我的控制力,并且拥有善于分清是非以及自主独立的精神,让自己的相关行为能够更好地遵从医生职业以及社会的基本需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能力,进而坚持正确的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人员。

二、结语

医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实现个人社会角色的正确定位。医学生即将成为医务工作者,因此在学习中更要注重培养职业素养。而医学生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有:文化科学、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技能等范畴。今天的高等医学院校要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级医学人才,首先必须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入手,从文化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技能等不同范畴进行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出医学院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及心理素质。

作者:陈玮 单位:徐州医学院

(二)

一、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优化课程结构,建设系统化职业素养训练体系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专业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两个部分,一方面,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要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达到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核心技能的目的;另一方面,素质拓展领域的课程要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来培养学生内在的隐性的职业素养。因此,职业素养同样也要全面纳入职教课程体系,为了让其培养有效性的落实,必须以学校课程为载体和平台。

(二)搭建专业教学平台,技能与素养相融合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略了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职业基本素养的内容没有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以传授技术理论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不存在职业基本素养的落脚点。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过,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荣获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笔者认为,首先,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中将素养目标和技能目标并重,在培养学生技能时,强调与技能相关的行业职业素养,并将是否具备该行业所需要的良好的职业基本素养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顶岗实习中,考核学生的实践实训的标准,不仅注重职业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如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职业技能与素养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会计核算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计算机与财务软件应用能力、涉税事项处理能力、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经济业务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通过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资格。此外,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向学生渗透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如教导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遵守会计人员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讲诚信,不做假账,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不向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通用能力,并把这些职业素养纳入课程考核之中。

(三)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课内与课外相融合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品牌培育机制,创新校园文化。一是要打造校园环境品牌,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如建立历史名人、爱国人士等雕像,建设历史文化墙,建设传统文化陈列馆,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学校核心办学理念、校训与行为规范,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人文精神培养、素质教育实施、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灯箱语录牌和匾牌。还可通过人文景点、道路、教学楼来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形成为国富民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二是打造校园活动品牌,将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学校可在区域文化下培育校园文化,建立多功能、多层次、递进式的立体化校园活动体系,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如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感动校园、校园之星、科技文化节、技能文化节、演讲比赛、厚德讲坛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领、感动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如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外贸行业为依托的职业学院,在充分体现以“素质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营造了以“诚信立身,勤奋立业”为主题的职业素质教育文化氛围,建设了充分体现学校商贸教育悠久历史的人文校园环境,开展了“明礼于心诚信践行”为主题的征文、演讲、宣传倡议、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促进了全院学生弘扬、践行“诚信立身,勤奋立业”的校训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明礼诚信的大学生。举办了以“怀孝心・践孝行”大学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孝文化节,围绕孝文化主题,举办了孝心班级、孝行团队、孝行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摄影、书画、孝心故事等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进一步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切实加强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感恩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四)构建社会实践体验体系,校内与校外相融合

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环境的熏陶。因此,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从自己的言谈举止,一点一滴地做好,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校可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假期社会活动基地、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系列社会实践体验体系。可开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参加企业行―实习就业专项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知名企业,与企业零距离,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深入社会,在实践中砥砺德行、全面发展,让自己在未来的就业创业之路上走的更远。同时,还能增长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建立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地,培养青年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倡导“有所为才能有所位”的建功立业理念。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的活动,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区、乡村、孤儿院、敬老院等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无私奉献,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能够让学生树立起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充分利用学院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国家各种重大节日到来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情怀。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既可锻炼技能,又能提升高职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出完整的人格,将高职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强化考核评价管理,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建立控制机制,保证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质量。笔者所在学院形成了“建制度、重考核、强引导”的职业基本素养考核机制。一是要建立了相关的考核制度。先后制定了《职业素养教育学分制评价方案》、《职业素养教育保障机制》、《职业素养教育监督机制》等一系列完善的配套制度。二是严把考核评价关。职业基本素养要求进入每一个院系、每一个专业,要求学生只有达到一定的素质学分才能准予毕业。考核评价的方式要改变过去那种评价指标由校方制定,评价者是教师,学生完全被动的评价方法,而是由自评、考核小组(团支部书记、班团干部、学生代表组成)与他评三个方面联合考核。三是构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考核形式与权重分别为:相关课程学习为30%,参加课外活动为40%,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为30%。不同评价者所占的比重为:自评占30%,考核小组占40%,他评占30%。这种多元化考核机制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与课程教学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但强化学生参与的活动过程性考核。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但强化能力考核,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但强化企业考核。

二、小结

总之,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人文素质为基础、以培养道德法纪素养为前提、以职业技能素质为主干、以职业创新素质为核心、以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为保障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并在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搭建专业教学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构建社会实践体验体系、强化考核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作者:张惠英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