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信息素养论文 > 依托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依托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02 07:32:00人气:888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剖析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依托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能,完善校本资源建设以及搭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平台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信息素养;校本培训;教育信息化

引言

将信息化应用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以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着若干问题,如重建设轻应用、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明显滞后于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等。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需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入手。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曾有不同的界定,笔者认为教师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一)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包含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如信息的理论知识,信息、信息化的性质,信息化社会及其对人类影响的认识和理解,信息的方法与原则,等等。教师信息能力的提升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各类针对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重要关注点。目前信息能力一般被分解为: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信息查找能力和信息组织、组合、编辑能力。此外,许多教师在认识到信息技能重要性之初,也曾认真学习过相关技能,但瞬息万变是信息社会显著特点之一,教师如果对当前信息社会给教育和学生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视而不见,只一味以传统观点看待新形势必将被社会、时代抛弃。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了此前任何时候,当大多数教师还在疑惑翻转课堂应该怎样应用时,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悄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我们需紧抓时代形势,顺应时展,主动学习,跟上时展的步调。

(二)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进行的理解、感受和评价。信息意识是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师应具备主动获取信息的意愿,对各类相关信息保持一定的敏锐度,并有利用信息为教学服务的积极性及对信息运用效果的预见性。信息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信息技能作为基础,而信息意识的提升有利于信息技能的积累和更新,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相辅相成。

(三)社会责任

当前信息技术在为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糟粕,广大青少年的三观仍不成熟,他们需要教育者和家庭及社会给予良好的引导,帮助他们在浩繁的信息海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技能、知识帮助学生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广泛吸取营养,同时不被其他不良信息影响。

二、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校本培训在教师职中培训的诸多手段中是最接地气的一种在职学习形式,其主要特点和优点是以学校为单位,更贴近教师实际,更符合本校教师需求,能实现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从基础入手,解决教师技能上的不足。结合各校实际,不同的学校可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和接触信息化设备比较少的教师,宜侧重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信息化建设较成熟地区的教师或者职前学习中已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教师,则可以侧重当前新知识的更新和学科整合[1]。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公共的基础知识或者新的教育信息化理论知识,以较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或者讲座的形式进行;针对各学科实用性较强的技能则以学科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此外,不应忽视对基本技能的巩固训练,有的学校在开展培训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基础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信息技能培训的需求,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学校应实时跟踪监督指导教师将新技能运用于教学活动的情况。同时,学校可开展校内竞赛评比等形式鼓励教师学以致用,使其在运用中提高信息技能,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其次,从实例入手,提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意识。怎样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信息化教学课堂中师生角色需要如何转换?信息化教学处理多媒体课件还有哪些手段?相信许多教师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困惑。要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运用于课堂教学除了必要的教育理论支持外,教师还需通过观摩示范课,同行研讨交流,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并在课堂教学中勇敢尝试,这样才能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再次,建立校本资源库,提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教育优质资源库建设一直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校本资源库的建设离不开一线教师的付出,宜鼓励一线教师多贡献适合本校学生的优质精品资源,鼓励教师本着“我建设,我受益”的原则建设优质的校本资源,打破狭隘的藏私心理。在校本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学科教研组扮演着重要角色,教研组应组织本学科教师多开发适应本校教学需求的课程资源,同时应管理、应用推广校本资源[2]。校本资源建设还可借力各级教育公共资源平台的有效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同时要积极推广资源应用。”经多年积累和努力,目前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实现数字资源中心建设的同时实现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校本资源建设可借鉴相关有用资源,结合本校实际,整理出符合自身需求的资源。最后,搭建交流平台,创设良好的学习沟通环境。在信息时代,仅凭经验进行教学已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学校宜建立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教师交流除传统的“送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外,在信息时代我们还可借助校园网、在线课堂、网络会议等多种媒体技术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等更广范围、更便捷的交流。

三、新时期,新内容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时期。2013年以来,得益于教学信息化投入稳定可持续性保障,大型信息化项目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各级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及“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教育信息化新时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广大教师在进一步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同时,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有效整合。教师只有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的对象才能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结语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量化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09):77-80.

[2]郭永涛.王学青.新时代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途径[J].神州旬刊,2013(11):47.

作者:余兰霞 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