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探究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网络。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企业将其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业内,专家认为会计电算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的分析,结合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探讨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现状方法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其不仅关系到企业财产物资的完整、安全与流动性的强弱,还关系到会计系统能否正确无误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由此看来,内部控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监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企业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完全颠覆了传统会计核算的流程,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节约了人力资源,简化核算过程。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电算化使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与重点发生改变
会计电算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设备,简化了会计核算,却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内容。比如,企业的一些会计信息是保密文件不对外进行公布,如何提高电算化系统维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如何建立好计算机维护人员与计算机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与岗位分离等等。会计电算化有一定的自动化过程,其会根据会计人员填制的记账凭证自动登记各个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一旦记账凭证出现错误,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企业如何预防此类事件,是电算化给企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的一道难题。
(二)内部控制环境更复杂
从1981年8月我国第一次提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到现在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越来越成熟,会计部门也由原来专业财务人员组成扩大成了既有财务人员又有管理人员以及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这些明显的转变,使企业内部控制关系与内部控制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由传统会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转变成人与计算机间的彼此约束,甚至是计算机系统内部的相互控制。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由原来的单一控制制度变成现在企业既有人的控制制度又有计算机软件的控制制度,这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内部控制环境更复杂。
三、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操作员职责权限相对集中,审计监督有待完善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硬性规定,目前大多数企业会计部门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相容职责相分离,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企业中还存在操作员职责权限相对集中,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此外,部分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对于内部控制监督不够重视,企业未设立审计部门,或即使成立了审计部门,但是与其他部门不独立,或者未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导致审计部门形同虚设,甚至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二)会计趋于程序化,会计人员淡化内部控制意识
会计电算化企业的会计太过于程序化,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相比手工核算时代较低。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之后,会计财务人员之间的内部控制没有之前体现的那么明显,更多地是电算化系统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控制、相互约束。在电算化下,会计人员只需将记账凭证准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经过相关人员核实准确无误时,计算机就会自动登记各种相关账簿,其和手工会计年代不一样,需要有人填记账凭证,有人填日记账,有人填明细账,实现相互制约,内部控制就会体现的比较全面。
(三)会计网络化、黑客、病毒引发潜在风险
会计信息输入量较大的大中型企业,其大多通过微机局域网中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或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实现相互通信、资源共享。在网络极其发达的当代,这给了高端黑客可乘之机,他们通过攻击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窃。除此之外,企业工作人员在不正规市场买来的U盘等储存设备也可能被植入了微小型病毒,使企业电算化系统崩溃。会计电算化企业的电算化系统崩溃,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有很多凭证、账簿、报表数据都会丢失,为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虽然大部分企业数据有定期备份机制,但仍可能为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四、提高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提高电算化系统权限设置,不相容职责相分离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权限设置是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就完成了,且今后人员的权限只能有系统操作员进行更改。从这个出发点看,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系统操作员的权利进行监督。除此外之,模块的操作员权利也很大,显而易见,会计电算化下操作员的职责权限相对集中,这就给“有心”的人创造了徇私舞弊的机会,形成内部控制风险。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企业需要严格设置操作权限,确保不相容职责分离,主要包括:第一,贯彻内部牵制制度与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理;第二,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措施;第三,做好操作人之间轮番换岗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控制监督。企业内部应当设置独立于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审计部门,确保其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在日常工作中,审计部门应切实实施监督,特别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制订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关注企业各岗位职责设置及关键风险点内部控制情况。
(二)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巩固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时代,部分企业财务人员仅对自己职责范围内操作相对熟练,对于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知识趋于淡忘,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已经进行了互相制约,对内部控制较为忽视。因此,强化会计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势在必行。企业应针对管理层、财务分管领导、财务人员制订培训计划,强化内部控制知识提升。应结合公司实际,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提升公司财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此外,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上,有意见的招聘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对人才加以后续培训教育,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基础。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控制,强化内部控制
加强电算化系统的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数据控制、程序控制、安全控制等等。这里,详细介绍其中最重要的数据控制和安全控制。在数据控制方面,为了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和一些报表数据安全且完整,做好数据控制。一是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为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做一个统一的编码,为数据录入人员设置岗位验证,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二是为系统多设置一些细节上的控制,比如设置一个电算化系统多次登记账簿的记录日志,防治数据被非法和私自修改。在安全控制方面,企业要在会计部门安排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和计算机管理人员,做好系统安全维护和病毒防范工作。加强电算化系统控制,还应确保信息沟通和畅通,强化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有效实施,在电算化基础上,应进一步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加强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确保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畅通。良好的信息沟通不仅能够帮助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的透明,更能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外部,把握生产运营风险点,掌握运营状况,关注内部控制风险点,发现风险并及时解决。
五、结束语
目前会计电算化应用到企业当中已经不能说是一种趋势了,而是每一个大中型企业甚至小型企业都会选择的,其不但相对减少了企业人工的成本,而且还简化了会计部门的工作,使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但是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当下企业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一个细节,及时处理好每一个问题。而国家财政部应积极的就会计电算化企业修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内容,使企业内部控制更完善。
参考资料
[1]胡洁,章旭颖,蒋翠.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2(12):118-119.
[2]侯乐鹃.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1(14):66-67.
[3]张铁梅.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文化月刊,2011(9):290-291.
肖书兰 成都市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