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关系论文 >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论文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03 06:19:00人气:770

一、现实困境:难以调合的竞争

随着我国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划分的不断弱化以及生源逐步萎缩,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强,甚至在一些地方竞争趋于白热化,到达难以调合的境地。竞争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生源、经费、政策。

(一)生源竞争

生源是教育发展的命脉,直接关乎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竞争最突出表现为生源竞争。作为管理部门的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千方百计的采取措施推进各自学校的招生工作。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将招生任务分配到中学,做为学校的考核指标之一;将技工学校排斥在中学之外;不将技工学校纳入招生平台中,或者限制其招生。一些地方人社部门则利用分布广泛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发动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招生,从根源上抓生源。在学校层面,许多学校将招生任务分摊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并配备相应的奖惩制度。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专门的招生,帮助学校招生并收取费。由于归属两个系统,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实力等各方面缺乏横向比较,一些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对不同系统的学校甚至恶意中伤。同地区的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更是由于生源压力,原本应该组成职业教育同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势同水火的局面。

(二)经费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不同,除少数地方外,教育费附加用于技工教育的政策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落实。以广东为例,2003年广东有技工学校186所,全省总的财政投入是3.73亿元,而中专共有170多所,财政拨款达到8.08亿元。技工学校生均财政拨款1559元,中专学校生均财政拨款3579元,差距悬殊[4]。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对职业教育做过一个专题调研并在报告中指出,由教委主管的学校可以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的学校很少或没有这种拨款[5]。在经费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展开激烈搏弈,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财政经费投入。

(三)政策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同属于“大职业教育”范畴,但二者却享有不同的政策待遇。技工教育因属于人社系统管理,很早就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技工学校学生培养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大多可以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但是,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无法升入高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学生无法直接晋升本科院校,也享受不到诸如在报考国家公务员、工资评定、职称晋升、考核定级等方面的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的政策待遇。与职业院校教师不同,技工学校教师至今仍不能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走向:并流或统一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历史上有分有合,在当下的关系中也承受了巨大的张力。从整体来看其未来的关系走向,无非一种是依然维持双方分头管理现状或者适度变革,姑且称之为并流;还有一种是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双方统一起来。

(一)并流

“并流”是指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维系现状,或是在现状的基础上加以统筹协调。“并流”的支持者所持的基本观点是适度竞争有利于保持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危机感,有利于保持职业教育整体的活力。长期从事技工教育研究的黄景容先生在其论文《职业教育的路向之争》中也认为,技工教育一以贯之的“培养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定位更贴近于职业教育本质,也有利于扫除弥漫于职业教育中的“学历化”倾向。随着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竞争的加剧,完全维系已有的双雄并立的生存格局已经十分困难,并且这种教育生态所衍生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维持两种教育体系独立的基础上,统筹两者的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成为更加妥当的道路,实现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的战略目的。如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该《纲要》的核心内容为“五个统一”,即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招生平台、统一经费投入、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培养标准。《纲要》的主要目的是统筹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促进双方的公平竞争,协同发展。

(二)统一

“统一”派坚持的最基本的观点是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并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产物,必须予以革除。但是对于合并的路径和统一的形式又各不相同,可以简单归为三类: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划归人社部门;双方独立出来组建新部门。

1.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是三种声音中呼声最高的,其最主要的支撑观点一是有利于实现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有利于理顺教育体系。教育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水平高的社会活动,与其他领域的管理存在本质不同。人社部门作为技工教育的主管行政部门,其主要的职能在于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社会保障,因此把技工教育移交给教育部门更符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内部壁垒分明,条块分立一直被人诟病。经过一段时间改革,教育系统内部体系已经逐渐理顺,中高职衔接逐渐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立交桥已经初步搭建。因此,把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从而理顺教育体系已经顺理成章,并且在一些省市已经开始了初步探索。2009年,山东省曾经试图把技工学校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管理,实现普通职业教育与技工职业教育的融合和一体化。尽管最后没有完全实施,改革中途停滞,但也成为一种勇敢尝试,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2.职业学校划归人社部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开发、调配、使用等环节。人力资源只有把各个环节组成有机整体,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用。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长期与人力资源使用分割,也即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衔接,处于脱节环节。人社部门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部门,与企业联系紧密,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把职业教育管理职能纳入其中,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整合。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思路割裂了教育系统的完整性,使职业教育再次游离于教育部门管理的教育体系外。

3.组建国家职业教育局把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别独立出来在国务院框架下组建职业教育局。这是一种折衷的观点,希望以此来顺应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用人机制与职业教育育人作用的结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来自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的双重抵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先生曾提议组建“国家职业教育局”,并为其拟定了基本职能:制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战略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市场需求与职业预警等,目的是统筹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专业部委、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的资源,纳入实现综合配置、协调发展。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在2015年全国两会前也明确表示,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应该由国务院主导,人社部牵头。尽管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关系走向上存在多种可能,并且许多现实因素影响其走向,但需要指明的一点,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关系走向中,必须打破部门利益的羁绊,坚持以教育专业化、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有效结合作为主导因素。从目前情况看,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管理权限上升到国家层面,由国务院主导,既符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设想,也符合职业教育内在发展规律。

作者:陈庆礼 单位:韶关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