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用
[摘要]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时代的诞生,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本文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翻转课堂”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实施中的关键因素,提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应用在会计电算化课堂实践当中。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电算化;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在近几年来风靡全球。“翻转课堂”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更强调学生课下的学习过程,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更为明显。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根据中国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中国化的翻转课堂,对当下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行颠倒。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课上老师讲授,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和知识的内化过程进行翻转。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前进行,将知识的内化理解放在课堂上进行,具体表现为:教师利用新媒体信息手段,制作微视频、微课、配套课件,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学习教学资料,然后再回到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进行实训演练。
2基于“翻转课堂”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
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课堂教学的众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1课程资料的设计
课程资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课程资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通过认真研究林地公园高中和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认为课堂资料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学资源的选择多样,教师可以灵活选取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又彼此独立的项目专题进行教学。可以由教师自行录制相关教学视频,也可以使用知名院校相关专业的精品公开课或者文字材料。其次,制作教学视频要秉承三原则:第一,教学视频应具有吸引力,争取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切不可枯燥灌输知识。教师在录制视频时可以运用动画、特效、录屏等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进行学习。第二,视频制作要短而精炼,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以逻辑知识点作为划分视频的标准,方便学生记忆与查找。第三,视频的制作框架可借鉴问题导入―知识讲解―归纳总结的教育结构进行设计,突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2角色定位的转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同时转变各自的角色与定位。首先,教师要成为课堂的“导演”,从传统会计课堂的知识讲授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会计教学项目的设计到会计教学项目的实施再到会计教学项目的整体评价,教师应该逐步转变成为项目的推动者和主导者。其次,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从传统会计课堂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者。“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学习模式而意义深远的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学生们改变传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并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事实表明,新时代高校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普遍很快,尤其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度高,只要适当采取一定的引导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3课堂监控的实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开展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应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开展初期时常会遇到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课下不进行自主学习,依然依赖课堂上老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教师虽然通过查看视频观看率等措施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如何开展课堂监控,保证学生自主完成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传递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课前准备测试题,检测学生对视频教学的掌握程度作为平时分数;通过小组间的PK,按获得名次依次作为期末成绩加分;并且开展小组互评,根据每个人贡献程度给予个人成绩系数。通过系列奖罚监督机制,逐步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与开展。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3.1课程设计思路
以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为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之相融合,从教师传授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师生互动过程三个环节进行设计,研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
3.2课程分析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主要通过训练学生对会计软件的熟练运用,提高其在会计实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整体能力。会计电算化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不仅强调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针对上述课程特点,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二要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
3.3教师线下整合教学内容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挑选并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讲授视频、专项练习题、课程配套课件,等等。结合高校企业调研结果,笔者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划分为八大模块(见表1)。考虑到学生课下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尝试将微视频引入课程设计,每段视频控制在10~15分钟,所以要将九大模块知识内容大概分解出会计软件的配备、账套备份、会计科目设置、坏账处理与启动UFO表等大概85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分录教学视频、配套课件与专项练习题。
3.4学生线上自主学习
教师将精心准备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资料发布到网络后,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线学习,让学生从专业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线上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在掌握每节课程模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完成配套的练习。而“翻转课堂”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允许学生们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同时可以将共性问题在线提交给教师解答。教师同样可根据学生在学习资料上所提交的问题、所花费时间等了解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以便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开展有针对性地备课。
3.5师生互动环节,打造情景模拟式课堂
3.5.1项目式教学
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深入展开。教师首先对本节课主要涉及的理论知识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接下来分发项目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介绍本节课的项目研究目的、项目研究要求和项目研究内容等。以项目为导向,使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项目实施的指引者,指引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
3.5.2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式教学
“通过情景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由此,在翻转后的会计电算化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本节课程项目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饰演会计、出纳、审单、主管等不同角色,通过分工协作模拟真实的企业场景,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化身为外部往来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等某一角色积极参与到项目中,着重针对学生课前有困惑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程项目的理解与掌握。
3.5.3实践式教学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利用翻转课堂打造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可以尝试把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搬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企业等实训基地,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就业前景。同时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多组织开展与会计实训相关的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3.5.4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仍然通过的“一张期末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考核,也正是因为这种考核方式致使许多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不予重视,松于学习,期末依靠死记硬背过关。所以要想让“翻转课堂”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注重知识的反馈机制,优化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此,教师在线上通过技术手段,在翻转课堂中通过追踪学生账号对学习记录进行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也可针对课堂上的情景模拟、小组讨论、阶段测评、社会实践和结课论文几大部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张肖 张立斌 锦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