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电算化论文 > ERP下中职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教学

ERP下中职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教学 

日期:2017-04-18 05:11:31人气:1161

摘要:中职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适应当前社会的人才要求。本文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为目的,从ERP系统入手,分析了ERP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改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实现中职学校教育目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是一门操作性与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专业人才。现代企业会计管理要求会计人员掌握ERP会计信息系统,掌握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方式、管理方式。所以,基于ERP系统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必要的,可以进一步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培养实践型综合人才,实现中职学校教育宗旨。

一、ERP下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会计电算化系统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的全过程自动化,ERP系统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主流。ERP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等内容,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于一体。在ERP系统下,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的简单操作,更要与其他模块相互结合,融入其他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方能发挥财务资源管理的作用,体现出ERP系统的优越性。中职学校开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技能,以便未来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已经落伍,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唯有这样才能适应ERP系统要求,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因此,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极为重要,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吸收成功经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

二、ERP下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在ERP系统广泛应用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懂得ERP系统操作、会计电算化等技能的实践型人才。为此,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要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明确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强调会计电算化操作训练。对于教学来说,只要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更科学的指导教学实践,顺利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技能、知识、素质三个方面。其中,技能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的技能,能独立自主完成会计核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操作;知识目标是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知识,包括概念、意义、基本操作、基本流程等内容。如,ERP系统操作程序;素质目标是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沟通、协调、创新、发展、合作等能力。

(二)围绕目标设置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规范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围绕目标、结合社会需求,重新统筹安排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时,将ERP系统融入其中,设立会计电算化实训类、计算机类、会计类等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的内容各有侧重点,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会计电算化实训类课程内容以沙盘模拟、项目模拟、ERP系统实训等为主,用于训练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类课程以训练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能力;会计类课程主要包括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等课程内容,培育学生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以上课程设计构建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训的课程体系,规范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内容,使实训课程模块化。

(三)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ERP系统下,为增强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效果,应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踊跃参与实训课程,形成良好的ERP系统操作能力和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具体教学时,结合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等创新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构建不同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如,采用沙盘模拟、项目实训、模拟实训、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逆向思维等教学方法,构建不同形式的实训课堂。通过多样的实训活动为学生搭建对各种各样的实训平台,增加实训课程的新鲜感,降低实训内容的枯燥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训,更好的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如,以用友T3软件为例,基于计算机平台搭建课程实训平台,学生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模拟训练,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除了改革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外,还要创新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效果,以便不断的优化调整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考核多为终结性考核,手段主要为考试,难免有失偏颇。对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既注重结果考核也强调过程考核,从片面的终结性考核向多种形式考核转变,实现对实训课程教学的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实训能力提升。

(四)适当增加实训课比例,加大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很强,应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适当增加实训课比例,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切实掌握ERP系统和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大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力度,完善实训基础设施和设备,满足实训教学的基本需求。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基地有固定场地、计算机、沙盘等基础设施。采用沙盘模拟、单模实训、项目模拟等实训方式,多渠道的阶梯性开展实训课程。如,模拟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ERP系统模拟训练的平台,确保学生在校内锻炼会计电算化能力。校外实训上要加校企合作力度,借助企业力量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流程,并真正的参与工作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通过建设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基地,构架内外一体化实训体系,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的技能得以在校外磨砺,切实增强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效果、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首选,学校赢引进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其次,教师自身要有自主学习能力,自觉接触先进的会计技术和软件,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建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能力,进而增强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ERP下会计电算化核算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活动可以优化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效果,培养素质与能力兼备的实践型人才。因此,应围绕教学实际情况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切实优化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庭锋.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31(12):112-113.

[2]刘珍刚.会计电算化基于ERP环境下的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7):202-204.

[3]赵丽华,王笑艳,李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7,36(12):177-178.

[4]周爱静.ERP视角下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无纸化教学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7,23(20):336-338.

[5]刘颖,张丽梅.基于ERP环境下的应用型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经济》,2011,(13):111-112.

[6]王腊梅.基于ERP环境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4):367-368.

[7]卢仙华.ERP环境下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5):145-147.

伍瑞斌 广东省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