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探究式教学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彼此的交流表达,因而英语口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英语口语的教学实效,许多大学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分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存的问题,以及英语口语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和特征,并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探究式教学策略。笔者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探究式教学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通常是被动地记忆单词和语法,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口语训练的机会。此外,在传统的英语教育中,由于知识密度大和学生人数多,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经常会把口语训练从英语课堂中划掉。总体而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都更注重笔头功夫,而忽视口语交际。学生的口语训练程度不够,口语水平较低。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开口讲英语,口语能力薄弱。
(二)口语教学不受重视
英语能力水平的考查按理说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事实上,英语口语并没有被列入高考的范围。因此,英语口语教学往往不受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英语教师往往把词汇和语法作为教学的重点,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和作业,而自然而然地抛弃英语教材中那些大量的口语练习,忽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学生也无法领会到英语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他们为了考试而学习,普遍认为口语学习只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
(三)缺乏口语练习的氛围
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学教师和社会学者的关注。然而,我们透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口语教学并不乐观,甚至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口语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大学生口语学习态度消极等[1]。英语是一种语言。学生只有多开口练习,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但是,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学校接触到英语交际的情景,甚至在英语课堂上也缺乏交际的氛围。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即使在英语课堂上,他们也是使用中文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常常通过多媒体展示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教学,很少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氛围和场合。即使有口语练习的机会,教师往往也是掌控全场的那一个人,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机械操练下进行练习。这会制约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英语口语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探究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法,即Inquiry-basedLearning,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探究、讨论、倾听”等方式去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或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提供一些帮助,而学生则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他们会充分参与教学过程,自觉地、主动地探索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探究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知识获取的最终结果。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应用水平。大学英语课程中口语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需要。我们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终使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2]。近年来,英语教学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探究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的教学实践当中。这一转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探究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问题,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去自主探究知识与问题,或者帮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相关问题的答案。教师以此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提供指导。学生则积极主动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第三,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讨论等步骤,能够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或答案;第四,经过认真思考和充分总结,学生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大学英语口语探究式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不但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以口语能力为载体来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探究式教学倡导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探究性教学法具有许多优点。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有利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说,大学英语口语探究式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创设情境。探究式教学法提倡教师积极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围绕英语课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并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以便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第二,启发思考。俗话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思考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思考能让人变得更有智慧。一个只有具备思考能力的人,才会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并对遇到的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最终获得持续的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变被动为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这样才可能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当学习情境已经确定之后,英语教师应当抛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促使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探究。这也是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乃至成败的前提条件。第三,自主(或小组)探究。探究性教学法主张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尤其强调在此基础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因而,英语教师要特别注重这一教学环节,根据问题,合理分组。只有合理的分工,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比如说应该尽量平衡男女比例、各小组成员的实力等。在这一阶段中,英语教师应当结合问题,尽量遵循学生的意愿,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分组之后,学生应该根据组内成员的特点,自主进行任务的分配。分配要做到合理均衡,每一个人都要有事做,不能把所有的任务都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也不能让某个人一项任务都没有。第四,协作交流。这个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在小组中明确自己的任务,经过自主探究和认真思考后,才有可能进入到下一步的协作交流阶段。自主探究之后,学生应该尽可能聚在一起,以便探讨某一主题或者问题。在这个学习小组中,学生必须要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或者说向整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问题和结果,并积极地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汇集知识,汇集想法。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每一个小组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以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确保组内成员的有效交流。第五,总结反思。在协作交流阶段,学生通过一个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与他人讨论交流,最后需要对原来的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因而,英语教师在这最后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学习成果。在此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评价,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会了什么或者需要改变什么。教师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点评与引导,对当前问题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形式,认真思考,将自己发现的问题与组员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学生则会更主动地使用口语与他人讨论交流,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对所学到的东西有更深刻的领悟。这种教学模式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基于大学英语口语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模式建构[J].龙志云.大学教育,2012(12)
[2]探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的应用[J].王辰晖.学周刊,2015(13)
[3]徐琳.探究式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语言与文化研究编委会,2011:3.
作者:杨蓉 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