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科技论文 > 新时代教育电视可为探索

新时代教育电视可为探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07 05:20:00人气:477

【摘要】本文认为,应认真学习领会“教育电视大有可为”在新时代的深刻含义,立足教育,服务教育,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抢抓媒体融合机遇,将教育电视媒体建设成服务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台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为本;融媒体联盟

一、引言

教育电视的历史使命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发端可以追溯到1960年原北京电视台(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的前身)开播广播电视大学课程。1995年2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为福建教育电视台开播题词“教育电视大有可为”,指明了“教育电视的使命、核心价值观以及愿景”。①发展至今,教育电视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和全民终身学习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2019年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提出“要立足形势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同时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是“此长彼长”,是“优势互补”。②总书记的文章再次给广大教育电视人信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已成为教育电视发展的一项紧迫课题。

二、新时代,教育电视践行“大有可为”“优势互补”的新使命

虽然总体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笔者认为,教育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电视大有可为”仍然理解得不够,“将其用来作为整个战线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加以创造性使用得更不够”,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定位不准、资金及人才匮乏、教育节目数量相对较少、社会传播效果相对较弱等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加深对于习“教育电视大有可为”的深刻理解,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体制、机制,下大力气推动技术革新和节目创新,走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教育电视应紧扣“教育为本”的属性,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把自身建设成服务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台“教育为本”就要突出“教”的特色,形成“教”的优势,这是教育电视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实践证明,教育电视是实施远程教育的有效载体。2003年在全国“非典”时期,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除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办“空中课堂”频道之外,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各省级教育电视台也开设了“空中课堂”,确保了非常时期全国教学工作能正常进行。2020年在全国抗击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全国教育电视媒体再次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从中国教育电视台到各省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中国教育电视台最先推出《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特别节目,用“课程表”方式将艺术赏析、人文历史、国学经典、思想品德、法制教育五大课程串联起来,全天直播7小时中小学课程。首次开课,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的用户访问量就达到1.3亿次的最高值。④上海教育电视台《绿叶空中课堂》在疫情防控期间播出了近千节视频课,“同一学段、同一播出时间、同一批授课老师”,还有统一的升旗仪式、眼保健操和广播操时间,上海市143.5万中小学生接受了在线教育。⑤宁夏教育电视台通过网络实现空中课堂授课,保证学生一个也不能少,上线以来单位小时访问峰值达到35万。⑥福建教育电视台全天排播《福建空中课堂》占日播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最大限度的频道资源满足了广大学生“宅”家学习要求。据广电总局节目收视大数据系统(CVB)统计显示,中国教育电视台四频道开通《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频道收视率上涨了539%。⑦因此,有评论认为,“空中课堂”对于教育电视台来说,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政策“红利”。⑧教育电视拥有国家主流媒体资源优势和背靠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的政策优势、教育资源和名师资源优势,以及长期积淀下来的教育电视节目专业制作优势。“空中课堂”的成功实践正是融通了诸多优势。如若能筑牢根基,争取政策扶持,着力开发好教育节目产品,建设服务学习型社会的优秀学台,弥补当下我国优质公共教育资源需求的不足,教育电视台或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袁小平表示:教育电视要“加强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在线教育模式,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发挥作用。”⑨这也是全国教育电视台对未来发展的共识。

(二)教育电视台应筑牢“教育立台”之本,完善大教育思路,向公共文化教育电视台方向奋斗教育电视要树立“大教育”的目标指向,要避免频道定位“窄化”或“泛化”迷失状态。这里所说的“窄化”是指狭义地理解教育,把办台思路囿于学校教育之内。“泛化”是指在频道播出内容、节目设置、节目编排等方面,存在目标指向不明确,重播率高,收视率低的问题。抗击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上海教育电视台的电视屏幕锁牢“战疫大教育”,邀请权威传染病防治专家张文宏教授走进上海教育电视台。《防疫公开课》首播观众达142.9万人,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上海教育台正是以大教育的思维方式,向受众普及防范知识和措施,既符合频道定位也满足了观众的切实需要。应该用教育的眼光去发现和考量社会中的教育问题和教育中的社会问题,从教育的角度去解读社会现象,通过科学规范的市场调查和受众市场研究,创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目。应该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递教育信息,倡导先进教育理念,传扬新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为己任,完善大教育思路,向公共文化教育电视台方向奋斗。

(三)教育电视应积极建设媒体融合平台,以教育特色立足新媒体,以新平台发挥好教育功能融媒体建设是教育电视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教育电视融媒体平台的定位应和传统大屏一脉相承,应以教育为中心,连接家校,包容各种教育衍生服务。平台建设应革新内容生成机制、构建新的内容场景,构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节目内容采编播流程。疫情发生后,在抗击肺炎的资讯抢夺战中,上海、山东、湖南、江西、福建、宁夏、吉林、四川、新疆等全国多个省级教育电视台迅速行动,全面调整节目,大屏与小屏联动。福建教育App战“疫”期间,总浏览量突破300万。在此间新榜的福建微信影响力排行榜(教育类)中,位居榜首。中国教育电视台在战“疫”期间开展了“全国校园抗疫主题原创歌曲MV征集活动”,一个月来应征作品达500多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学习强国App等全网视频播放量达1700万。量的突破让传统教育电视人意识到建设融媒体平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普及、5G时代的到来,全国教育电视不妨开阔思路,大胆构想,抱团取暖,探索构建跨区域的融媒体联盟实体。以技术为依托,建立技术和运营平台;以优秀人才为依托、加强政策性帮扶,共同开发全国的教育电视市场;以融合云平台,构建一省一平台,一地一端的联盟格局。由国家级向省级教育电视融媒体中心输出,省级教育融媒体向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教育自媒体输出,自上而下,统一宣传力量,统一服务入口,统一信息枢纽,统一权威信息,统一引导公众舆论,统一普及科学知识。全国教育电视融媒体联盟有望成为稳定社会人心、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权威新媒体。综上,教育电视媒体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电视大有可为”在新时代的深刻含义,立足教育,服务教育,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抢抓媒体融合机遇,将教育电视媒体建设成服务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台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教育电视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关注。“各级宣传管理部门要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⑩新时代,教育电视台要以深厚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找到自己的改革与发展定位,制定好教育电视改革与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立足大教育,服务全社会,不负总书记的期望。

作者:曾菲棠 单位:福建教育电视台总编室主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