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
2000年出版的第一部职业分类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并分为八大类,其中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这样,教师的专业性从法理上得到了确认。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技能、养成专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这样一个专业成长过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和要求
总理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不仅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在于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这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来认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以一种新的视角、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就必然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产生影响和提出新的要求。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高校教师的素质、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已不是封闭的教育,已经走向世界、走向国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这一使命从很大程度上讲也承载在高校教师的身上,需要依靠高校教师的力量去推动和实施。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会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而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高校教师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语用能力;要求高校教师能够开设国际化的课程和双语课程;要求高校教师参加和开展国际性的科学研究课题;要求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要求高校教师增强与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获取专业技能的发展、职业道德的发展、专业素养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而言,专业技能的获取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专业技能的获取以及职业道德的发展是为人师的先决条件。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更需要加强师德建设。同时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优化高校教师教学研究发展优化高校教师教学研究发展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要顺应国际化的潮流。一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一个能与世界对话,掌握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的高级人才。二是要能够使用外语开设双语课程,通过外国语了解别国文化,进行国际交流。这些都离不开外语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外国语的自如运用和外国语教学。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制度的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育内容的更新上,否则就不可能取得切实的效果。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步伐下,高等教育的课程也应该走向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通过课程这一知识载体来实施。高校教师肩负着促使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使命。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在国际化的框架内讲授一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国家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国际上诸如贫困、环保、科技、和平和发展等问题的普遍性。课程的国际化不仅包括开设更多关于其他国家或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包括课程内容要体现国际化的观点,把个别领域的知识放在更大的认识的共性上,放在国际的大环境中,以利于知识整体性的发展。高校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更新知识、吸取当今世界科学文化最新成果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下,很多国家的高校教师都已开设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化课程。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等院校国际化课程开设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教师要通过刻苦钻研学科专业知识和以敏锐的视角捕捉国际化讯息,追踪学科和国际的前沿问题,了解国际动态,来增设国际化课程,优化教学结构,并通过课程这一知识载体向学生传递国际化资讯,让学生从国际化的课程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促进高校专业化发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开展科学研究,高校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更加广阔的科研平台和研究发展空间去分析、比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给高校教师提供国际化的科研课题,可以让高校教师查阅和共享图书、资料、信息方面国际化的资源,让高校教师有机会与国际上的知名专家、学者一同做科研。高校教师可以把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从而以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科学研究更有现实意义、作用和价值。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会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要持续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和国际的前沿问题,使自己不仅仅是一名专业的教书匠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的科学研究者,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应更加重视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紧跟国际前沿研究,能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课堂上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推进高校教师创新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创新。因为创新才会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才会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走得更快、更好。高等教育的创新需要人才的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的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创新需要高校教师不断学习国际化的先进理念,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开拓创新,而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要敢有新思想、新思维、新做法,推陈出新,善于借鉴高等教育的国际模式和做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可在高校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教育探索,在已开设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知识内容,在教材上或采用国外教材,或自编教材和将有关论著作为教学参考书目,在内容上紧密关注国际上本学科的最新动向,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在高校教学方式、手段上进行创新,在高校教学实验、实践、实习模式上进行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推进高校教师创新教育发展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加强高校教师合作与交流发展人员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高校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都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出国访问、进修的数量,同时还面向世界招聘教师和学者。吸引国外优秀的专家学者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聘请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国际合作是世界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已在知识的发展、分享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高校教师具有国际合作与交往意识。知识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大学通过教学和研究活动,实现了高新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在大学中,知识通过学科的方式实现了专门化,并将相同的专家汇集在一起。学科具有综合性,能横跨各院校,将各院校的相同部分联系起来。学科的范围不限于一国的学术系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增强高校教师间的高等教育合作等交流,有利于学术的交流和发展。这些学术观点可以跨越国界,超越时间、空间及国际性的特点,正是基于知识的普遍性的观点和追求真理的学术传统,使高校教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越发频繁和活跃。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需要高校教师有开放的眼界、开朗的性格,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学者进行学术沟通、交流与合作,这将有助于了解学科的研究信息和发展动向,沟通国内外科研发展新成果,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高校教师在全球范围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层次和水平以及影响力,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提高中国高校学术交流的质量,使大学成为某一学术领域的国际活动中心和有影响的学术论坛所在地,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加强高校教师合作与交流发展也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洪 柳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