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服装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我国是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年生产总量、总产值、出口总额均进入世界前列。国内服装类消费近十年快速增长,需求也十分旺盛。行业需要大批量服装技术综合应用性人才,服装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发展此目标。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已不止是遮体避寒的需求而转向时尚和品牌的追求,国内的设计师和打版师严重的欠缺,这对服装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服装专业的课程改革成为必然。
关键词: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年生产总量、总产值、出口总额均进入世界前列。国内服装类消费近十年快速增长,需求也十分旺盛。行业需要大批量服装技术综合应用性人才,服装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发展此目标。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已不止是遮体避寒的需求而转向时尚和品牌的追求,国内的设计师和打版师严重的欠缺,这对服装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服装专业的课程改革成为必然。
1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现有的职业教育远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需要。其表现为:重艺术、而轻技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素质依然十分严重。因此,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
2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国内服装企业飞速发展,企业改造,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投入使用。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服装设备和技术升级已是大势所趋,服装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面向的岗位主要有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结构制图、结构设计、质检、服装纸样推档、服装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或工种,而由中职院校毕业生担任的车缝、排料、制板、裁剪、质检、整烫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岗位需求量最大。关于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学校方面,课程改革要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步伐相一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要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均衡发展。要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和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运用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法和行动导向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优化课程体系。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要形成具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课程教学要与服装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复合型技术人才是企业的需求同时也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学课程现状与更新
目前,服装专业的教材重理论,实践的内容滞后于企业生产,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产生差距。教程理论的设置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中存在想学学不会,想听听不懂的现状,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积极性不高,而实践学习的时间比较零散,使学生整体流程的掌握度底,学生做完一个作品跨时间段比较长,从而导致学生对操作流程比较生疏,达不到集中实践的效果。如服装结构制图教材多半是讲授基本款的结构绘制,款式过时,方法陈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现代服装的结构制版方法和加工技艺更新较快,学校的教学内容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推陈出新。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调整教学课程理念,注重德育教育,要做到不成功先成人的基本教育标准,其次教材课本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在教学中,当教材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把新的知识体系进行引入,传输新知识新技能,跟上时代流行的脚步。同时学校的考核机制不能紧扣教材,要学什么考什么。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班,定期搞文艺展和设计展,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在课程安排中,实践教学要分批集中化,每学期有两周的集中实训,快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设置校内加工厂,最后一学期可在校内工厂集中实习,实行工位轮流制,学生可发现自身的特长,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可接校园内部订单,定制班服,学生充满兴趣并熟悉了整个的工作流程。
4改革成效
中职生基础文化课比较吃力,学的内容难懂,没法消化,提不起兴趣。新的课程理念的运用,实践实训的比重增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走向车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活跃。比如:同学提前完成老师的分配任务后,又为自己设计了已经作品,做出成品后进行穿着展示,大大提高的课堂容量和利用率。总之,新的课改方案实施以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之前从没见到的景象。在企业服装生产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长处,刻苦钻研。同时我们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改革的路线,使课程改革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地,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曾俊香.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分析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10):70-76
[2]聂洋.论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J].教育艺术,2018(8):31
[3]陈海波.王占全.梁道雷.翻转实验教学法的设计与实践―――以大学《计算机组成》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4):22-26
作者:高敏 单位:临沂市工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