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大学教育论文 > 中职电力拖动课程改革实践

中职电力拖动课程改革实践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11 13:47:00人气:377

摘要:围绕“就业”,以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为起点,分析修订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围绕工作任务,整合课程资源;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教学过程。

关键词:职业素养;新课改;工作任务;电力拖动

一、引言

2008年12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也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初步建立专业课程框架新体系,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笔者在《电力拖动》课程改革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二、调研工作任务,修订教学要求

第一,深入企业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到中国亚龙科技集团等相关企业对与《电力拖动》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业务范围、综合素质要求、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岗位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职业素养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等。通过调研,人们发现企事业单位适合中职电气维修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维修、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生产管理等四大岗位,其中电气设备维修所需人员比例最高,达到53.5%,其次是设备安装调试所需人员,达到46.76%,属于产品售后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人员较少,说明本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生产一线。其中,电气设备维修、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等三大岗位,都是与《电力拖动》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要求密切相关的。第二,修订课程目标与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电气维修类岗位的工作任务,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即按知识教学基本要求、技能教学基本要求和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三个维度。对作者所在单位的电气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了调整,《电力拖动》课程的安排是:第二学期为3课时/周,第三学期为6课时/周,第四学期为6课时/周,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总课时大约300课时,第四学期末参加维修电工中级工技能鉴定。

三、围绕工作任务,整合课程资源

第一,整合教学内容。中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电力拖动》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根据职高学生的实际,依据知识内容“必需够用”的原则,充分考虑职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体现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职业需求和教育规律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由此,人们把《电力拖动》教学内容分成四大模块、18个教学项目、40个教学任务。第二,细化教学目标。确定《电力拖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后,人们通过知识起点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对照《电力拖动》教学基本要求,细化目标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技巧,并确定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过程或步骤,确定每一项目和课时的教学目标。

四、结合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的关键是实施过程。中职《电力拖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考虑工作过程特点和教学过程特点两者的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起点是工作任务,焦点是实践知识,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指根据项目(任务),提供一种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或实践。创设情境可以从生活、生产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出发,将丰富枯燥无味的专业理论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从应用的角度创设情境,学以致用,体现“实践为导向”的职教理念。第二,知识链接精讲点拨。知识链接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学习目标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精讲释疑。做到引导得法,点拨有方,抓住实质和关键,重点讲实、难点讲透、疑点讲清。要着重讲点(重点、难点、疑点),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讲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讲线、面(知识内在的纵、横联系)。第三,学案导学学做结合。为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教师将所需的基本知识编写成学好案。学案的编写,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整合有用知识,简化理论知识要点的陈述,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如学习“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连续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时,按照学生的认知和操作过程,操作实践包括“读一读、列一列、做一做、测一测、试一试”。“读一读”产品介绍,“列一列”元器件清单;“画一画”实物接线图;“做一做”实际动手体验;对一些要求较高内容,还可“试一试”,“想一想”,发展各类学生潜能。第四,总结评价拓展迁移。通过总结、回顾、分享、展望及实施过程的总结,对每个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总结可从两方面入手:即过程性评定和结果性评定,并强调过程性评价。学生通过及时总结学习任务,评价学习成果,反馈提高,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实践分析,本次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学的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能主动地去思考、解答那些现实的、形象的问题。在探求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有效地整合了课程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以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认识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体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卜媛媛.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三部曲”探究[J].考试:教研版,2013.

[2]刘阳明.项目教学法实例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

[3]林爱玲.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五步教学法”探索[J].职业,2012.

作者:戴建法 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