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师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25 04:34:00人气:353
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直是我校所有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必修的数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但不同专业对此有不同的需求,尤其在当今时代剧烈变革的形式下,对该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从物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成绩考核、教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对物理师范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进行探析,使其更好的完成学校对物理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关键词:教学改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基础课程,它的应用几乎遍及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军事和工农业生产等。因此,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不仅数学专业开设了此课程,而且理、工、农、医、经济和管理等学科门类也都开设了此课程。结合我校对物理师范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制定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好的完成学校对物理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应用于社会,解决社会经济、技术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对该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我校毕业生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可以居高临下的处理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内容[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首先它是一门数学课程,而数学课程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显然,物理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该门课程而言,它是物理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础课程。没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将会变得困难重重。比如:《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该课程中统计部分的基础就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讲述的等概率原理,它是支持整个统计物理的理论框架体系。又如《量子力学》中的几率密度,它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讲述的概率密度是一个概念,它们的归一化条件讲述的是一个原理。我们知道,这两门课程是物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两门课程,可这两门课程的基础课程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地位对于完成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师范教育的地位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从2015年起,全国所有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申报教师资格证。因此,物理师范专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改革,其培养目标也要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而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也要做调整。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改革的新形势下,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物理专业的地位出发,从物理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成绩考核、教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对物理师范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进行探析。一、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改革
根据当前国家对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暂行规定,我国全日制本科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这无疑会对传统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强烈的冲击。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政策的变化,提高师范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也要做一些调整,与之相应的专业课程设计也要做相应的改革。具体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调整为:(1)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必须更好的为本专业其他课程服务;(2)教学内容则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纯理论的教学内容则要做相应的调整;(3)压缩概率论内容,减少概率论课时。同时,加大统计内容,增加统计课时。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这些都是事先由教师安排好,学生被动的参与其中,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遏制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手段必须要改革。对此,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如下几个优势[2]:(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突出重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2)图、文、声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力;(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和克服遗忘;(7)信息量大,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也应向应用性发展,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朝如下方向进行:(1)教材内容要突出“厚基础”、“重应用”的应用型特色。所谓“厚基础”是指强化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2)教学内容要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上下功夫。要改变传统的“重概率、轻统计”的教学思想以及重运算技巧轻数学思想的倾向,突出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教学。(3)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教学内容的始终,将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4)教学内容要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构筑平台。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数学实验,把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如随机试验的例子、统计计算等在计算机上通过数学软件加以展现,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多媒体教学创造了条件[3]。四、教学设计的改革
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两种,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各有千秋,在教学设计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念,这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体系[4]。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灵活而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注意教学系统五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网络)的地位与作用。恰当的将教学媒体、计算机软件、网络应用于教学,同时采用与之相应的教学表述方式,使知识的呈现形式和生成方式呈现多样化。例如:复杂的运算结果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如Mathematic软件)作为辅助进行近似计算、抽象的几何图形可以用工具软件来生成等。总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主要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方法。以上教学设计的变化主要基于“构建主义”和“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论支撑[1]。五、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
以前的考试制度是通过期末考试来完成,这种制度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不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制度夸大了考试的作用,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我们可以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如:一般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或3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80%或70%。同时,要注意不同教学要求要采取不同的内容来进行考核。这里,我们重点探析平时成绩考核。平时成绩考核的形势应分成两部分:(1)上课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平时作业;(2)对一些重点章节和一些实用性很强的章节要额外布置一些题目,这些题目具有一个特点―――开放性,最后没有确定性答案,结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同时,要将平时成绩作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通道。六、教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物理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要适应当前社会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会不断进行改革,那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知识面也要不断更新和拓宽。教师不仅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同时也要加强教学研究,包括积极探索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如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厚基础”和“重应用”的特点。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而且还要讲究授课艺术,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使之更好的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七、结语
社会日新月异,其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学校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基地,也应对这种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训练内容,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本文探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更好的推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提供参考。参考文献:
[1]韦相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1):226-227.
[2]所艳华,汪颖军,罗洪君,等.无机化学课程与实验教学探索[J].大学化学,2005,13(28):11.
[3]杨淑娥.应用型本科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12):98-100.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首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2006,(2):54.
作者:胡爱元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