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实习论文 > 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的利弊分析

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的利弊分析 

日期:2019-01-13 04:18:13人气:2115

一、分层次教学概述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为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换句话来讲,分层次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法由于是以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运用在高职会计教学之中的效果显著,在提高高职会计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会计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会计知识的学习中,并让基础一般和基础较好的学生都可以更好的来对会计进行学习[1]。

二、会计运用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从高职会计的教学效果来看,分层次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分层互动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配合学习,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并对实施学生合理的分层,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分层和教学设计是开展分层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直接影响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分层次教学可以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分层互动学习中准确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提升会计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融入到互动的学习之中,充分激发学生探索会计知识的动力。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无论身心还是智力,古人云:“因材施教”。或许现代的分层次教学就是一种因材施教的体现。这样分班也是为了便于管理考虑。那些所谓的慢班或普通班,的确学习成绩相对差一点,甚至还有纪律性差的学生。但这些学生,由那些管理能力强,善于辅导差生的老师教学,不应该是歧视差生。还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弱一点,可能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差距,分开教学,也是出于管教学理方便考虑。另外,纪律差的学生,不但学习不上进,还时常干扰上课进程,把他们放在晋通班,主要从纪律方面加强教育,专门由善抓思想教育的老师管教。有的学校把学习能力强,成绩相对好的分在一个班。由责任性强,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统一上课,各方面有所倾斜,就是要确保这些学生考出更好成绩,学生相互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免受干扰。为了促进学生竞争,保持成绩好的班,人人想争取进入,还定期考试,高分上,低分下的方式调整。这种班叫快班,重点班或实验班。

三、分层次教学的弊端

当前的考试,是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但事实上,不可能达到让每个人都进入“双一流”大学――及时都能进入“双一流”,哪还有清华北大的区别呢。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根据成绩分班,也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绪――反正我都不如别人――进而逐渐产生放弃的心理,最后就是以烂为烂。人的成才途径是多元化的,但完全依据成绩分班,在一定程度上,会在学生心理留下“一考定终身”的印象,长此以往,此种风气就会越来越盛。对于教师来说,分层教学,还有可能挫伤教学积极性。差班和快班的反差太强烈:在优生班级,对教师来说上课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挑战,但走进对教师来说最差的学生班级,几乎就是一潭死水,长时间在最差的班级任教,教师就会逐渐懈怠。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自己的个性,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道德,有理想的,合群的完整的人。成绩差的同学,则需要成绩好的同学作为榜样,有了榜样的力量,厌学的学生则会大大减少。而分层次教学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让未来的社会出现严重的割裂。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班内分层次教学

班内分层次教学(班内分层次教学保留了传统的行政班,但是从教学中,分出了优、良、一般各类学生,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使得各类同学可以得到适合他的教学方式,从而的到良好的提升。详细的实施步骤为:1.了解学生,分层分类;2.针对各层,建立目标;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期末考查,重新分类;5.教学评价,不断改进。

(二)根据学生的会计学习能力进行分层

每个学生的会计学习能力都不相同,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常常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常常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而不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知识,因此我们在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分层互动教学法。为了使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会计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把学生分为基础较好的甲层次、基础一般的乙层次和基础不好的丙层次,然后为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甲层次的学生来说为了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可以给他们设定更多带有解答技巧的题目,对于乙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巩固他们的会计基础知识,因此可以设置一般难度的会计题目,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就可以,而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则是对于丙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指导丙层次的学生进行会计学习时只需要设置一些便于解答的题目就可以。对教师的考评或对学生的评价,恰当的疏导胜过施加压力。引导教师与学生主动去做,应将激励机制贯穿于各层次教学中。可在不同层次设立不同奖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层次内部有针对性的提出激励办法,鼓励学生延伸专业深度。科学公正的考评体制必须做到全员参与,才能体现评价的权威性。以上以围绕学生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法好处的分析,从而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分层教学的好处,让我们知道分层教学法会是未来的教学的必然趋势,以分层教学法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加富.师范类大专院校大学物理班内分层次教学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6):108-110.

[2]李丽.实施班内分层次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读写算(教研版),2015(12):103-103.

作者:李细妹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