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学教育论文 > 农村中学教育的经济学效用

农村中学教育的经济学效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22 01:32:00人气:385

摘要:教育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应该进行合理的共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公平性难以接近,特别是对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而言。我国的农村中学教育尤其自身的主要特点,农村中学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之间存在的差距,不仅与教育资源的分配有关系,而且还与经济实行与政策实行的属性有关。因此,注重发展我国农村中学教育,能有助于提升农村人民的收入,并且还能有效缓解因经济的转型而导致就业压力的不断加重,促使我国中小城市的不断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育;特点;经济学效用

0引言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社会的平等发展,首先最需要重视教育机会的平等,在现代社会中,接受相应的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权利。农村对于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话题研究,随着我国在面向小康社会转型时,在经济结构上所建立的农村社会结构需要发生较大的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农村教育问题是农村社会结构改革的聚焦点,而我国农村中学教育问题则是该聚焦点的主要突破口[1]。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中学教育的特点与经济学效用,以及促使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1农村中学教育的特点

1.1农村中学教育是合理的教育投资

农村中学教育的群体为农村学生,为学生们在教育结束后均有一个难题,就是在过了教育的阶段后,他们之后的人生道路就很难再有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大国而言,将资金投入教育中是最好的选择,将资金投入我国农村中学教育中,不仅能促使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且还能够通过农村教育转移至农村劳动力中,不断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能够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与教育的整体进步。因此,将资金投入到农村中学教育中,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学生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能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另外投入到农村教学中会产生连带性的经济效应,促使将投资转变为储蓄,改善农村的公共建设面貌,扩大农村教师的就业岗位,并将剩下来的资金作为其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从而带来实质的精神支持[2]。

1.2农村教育促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无论是人口流动的城市中建立学校发展农村的中学教育,还是小城市中建立中学学校,都有利于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城乡一体化主要是以受教育人口一体化为主要核心内容,但在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后,通过教育能够有效确保农民人口的幸福生活,维护农村家庭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家庭使构建社会和谐的最小集体,每个家庭下一代都能够获取较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并且在受教育时受到城镇发展的实惠,促使农村人口积极的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3]。

1.3农村中学教育的投入与认知较健全

政府对于农村的教育管理较为得力,对于农村中学教育的投入体制上,政府建立了职责明确的管理提示与运行机制,确保农村的中学教育得到和谐发展。教育作为公共的资源,政府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投入,虽然在投入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能有效缩小农村中学教育与城市中学教育之间的差异,确保农村中学教育发展平衡的原则。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以往农村的家长认为孩子读书没有用,即使能考上大学国家也不回包分配,若考不上大学则耽误了挣钱的机会,还不如早早结束上学去挣钱。但是,如今学生的家长大多数为80、90后,在思想上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愿意交给别人抚养,希望孩子不单能完成义务教育,还能让孩子外出打工,农村家长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较为重视农村中学教育的情况。

2农村中学教育的经济学效用

2.1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有利于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

经过调查发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情况与实际的收入情况呈正比,特别在高等教育的水平上,学生每增加一年的教育就能得到一定的收入提高。将教育投资到农村中学教育中较优于的短期投入,但是该投入对于人口受教育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伴随着受教育适龄人口直至退休,带来的经济效益远大于投资的效益。另外,加大农村中学教育的投资,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村人口收入的有效投资手段,不仅为发展农村中学教育提高教育吸收新生劳动力的效用,并且还能够有效缓解在市场上农民工的供应大于需求的趋势,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劳动力收入,并且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能够顺利的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当进入就业市场时,由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在做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劳动收入[4]。

2.2多样化发展推动城市化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较多集中在大城市中,使得在大城市学校毕业后的学生出现就业环境差等问题,部分地区还出现学生与农民抢岗位的现象。另外,我国小城市的建设面临高学历人才不不愿意进来的严重局面。在中小城市加强发展针对性的农村中学教育,能够在提升公共设施水平同时,为市场储备大量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当中学学生毕业后或进入市场就业后,能够有效带动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让农民工能够愿意脱离农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对于农村中学教育而言,其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若国家愿意加大自身的投资力度,加快农村的建设与高校的发展,则更有利于我国高素质劳动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农村经济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3有助于缓解经济转型的就业压力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在农村中释放大量的劳动力。通过加强农村中学教育的投入,能够在农村受到中学教育人口聚集的地方发展其中学教育,促使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对农村人口进行素质教育与技术培训,发展农村中学教育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经济转型而出现的就业压力,还能够为经济发展储备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当农村人民在经过较高的素质教育后,有助于其理性与自由的选取自身所适合发展的职业。因此,国家有必要将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加以缩小,使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善经济的结构,从微观角度促使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加强农村中学教育,促使受教育的资源不被白白流失,能够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

2.4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断保持GDP的稳定增长同时贫富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大,随着收入之间变大,不仅会扩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受教育的距离,还会致使接受教育的机会不相等。在农村中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教育观念较为缺失,体现在其追求的兴趣正在减弱,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受到教育的机会较低,且沉醉在随便就能成功的幻想中,因此致使其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对于择业的选择较差。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条件为逐渐变好,并且农村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农村有着其独有的优势与特点,能发挥较大的潜力。因此,在农村中学教育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热爱自己的家乡与生活环境等,在树立择业观时没有任何地区之分的理念,能运用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汇报自己的家乡。

3结语

在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教育发展上的成绩较为凸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对于农村中学教育的投资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与我国经济的总量相比,农村中学教育方面的力度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由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若不对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力度进行补贴,能够有效降低农村人民口自己发展的能力,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中学教育的经济投入,减少城乡之间存在教育不平等的差距,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国受教育人口的情况,农村中学教育以其特点与独有的经济学效用,能够更有效的强化投资,刺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陈艳华.基于农村中学的乡土地理教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2):133.

[2]付占坤.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3):22.

[3]李爱秀.小议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新课程•中旬,2017,(11):61.

[4]吴坤,吴伟.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经济学补充方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235.

[5]张松均.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教育问题[J].市场周刊,2017,(4):133-134.

翟增希 内黄县第二高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