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高质中学教育论文
1明确方向―――减负高质,教师的使命
减负的前提是高质从对我国农村中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中外学生用时和能力的调查中可看出: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减负的声音此起彼伏,减轻课外负担,减少课后作业势在必行。每一位老师的内心都清楚学生应该减负,因为中国的孩子太累了,但大多数老师对减负的信心不足:减负了,质量怎么办?谁都不敢打这个包票,所以要减负,高质是前提。学校从抓教研入手,让老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从教学方法改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校实行了三年的市级科研课题“课堂六步教学法”,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改革和探索,其宗旨就是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快乐地学习,既减轻了学生压力,又提高了整体质量。无疑,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开创了我校“减负保质”之路,我们将义无反顾地继续走好这条路。
2做一个授人以“渔”的教师
“减负高质,我们使命”。只有让每个老师都做一个努力推进减负高质的有心人,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向一流教师的方向努力,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减负高质必将落到实处!成功的方法―――注重每天的细节成功―――目标、方法和行动缺一不可我们来看一个公式:成功=100%的目标×100%的方法×100%的行动。用我们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个“成功公式”,不难看出其背后丰富的含义:A.1×1×1=1要想获取成功,即百分之一百达成预期目标,三项要素不是各占百分之多少,而是必须全部都是百分之百。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通常我们所指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B.0×1×1=0;1×0×1=0;1×1×0=0。乘法关系表明三项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项是零,结果都是零。比如,如果“意愿”是零,即一个人他不想达成这个目标,不想成功,可想而知结果也依然是零。同样道理,如果“方法”或“行动”是零,即使另外两项都是100%,其结果也同样是零。C.50%×50%×50%=12.5%现实中,每个要素都是100%或者是0%的人都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的每个要素都是“半对半”50%。按照公式的数学模型得出的结果告诉我们,此时成功的概率不是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大概也是50%,而是12.5%,即失败概率高达87.5%,换成一句俗
3话―――十有八九不成功
D.70%×70%×70%=34.3%假使每项要素都增加一点点,即50%变成70%。34.3%的成功概率就超过了三分之一,但相对于12.5%来讲,有了一倍多的增长。由此可见,目标、方法、行动是成功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4微调―――关注学校的细节
成功公式给我们的启示:成功最快的速度、最轻松的方式之一就是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每个要素一点点的变化,最终都会被“乘法”放大成“蝴蝶效应”。曾读到过这样一则生活小故事:有一老人的一台老式电视,不久前屏幕上出现了雪花和斜杠,后来越来越严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决定去买一台新的彩电,临行前他请来了修电视的师傅,出人意料的是师傅只是动了几下电视机上的按钮,电视上的雪花和斜杠就完全消失了,电视清晰如新,师傅说:“微调一下就好了”!微调一下,彻底改变了电视机的效果,又省却了一笔不必要的开支。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南京十二中校长唐云龙,如何当好校长、如何调动老师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就是从细微处入手,校长要把质量提升做为学校发展的根基,把制度放在首位,做出学校战略规划,用智慧引领学校前进。一点味精让菜汤鲜美可口,几滴香油让食物香气四溢。一首歌让生活充满情趣,教师的困难之时校长的关怀,能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校长对教师成长帮助能激起教师对中学教育工作的“内驱力”。一杯酒可以融洽同事之间的关系,饭后的一次散步可以调节教学疲劳并收获教学的得失……微调就是教育哲学:给生病的孩子倒杯开水就是微调,给犯错误的学生一次机会就是微调,老师在课堂上一句鼓励语言、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淳朴的微笑就是微调,老师在课后的一次指导、寝室里的一次交谈也是微调。微调让冷漠变成亲近,微调让平淡变得生动,微调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微调让校长、教师、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让学校迈向成功.
作者:赵玉华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长校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